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一六七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

    加之戰國時代之前莊園主經濟的殘餘,使得日本家庭手工業的分工程度,也高於大順的農村。當然,不能和工商業相當發達的松江、景德鎮等地比,但農村整體上是略高的。

    大順這邊也是自給自足,但手工業可以外銷;而日本這邊出了俵物魚乾之類,也沒什麼可以外銷的手工業品,但其內部自給自足是沒有問題的。

    很多貨物暫時來看,確實很難在日本大規模銷售。

    這裡面有一個閾值,就像是馬蹄鐵和草履馬沓,什麼時候大順這邊運來的馬蹄鐵的成本徹底壓過了合計在一起使用壽命的草鞋,才算是真正的開埠。

    就像是原本歷史上蘇伊士運河開通,成為了壓到松江紡織業的最後一根稻草一樣。

    這個閾值是可以預見的,那就是威海的那群工匠用鏜床鏜出合格氣缸的那一刻。

    大順的商人當然不會看這麼遠,他們也沒在乎日本的百姓能不能買得起。只要能開埠,就算售賣絲瓷玻璃等奢侈品,依舊可以獲得極高的利潤。

    劉鈺盤算了一下,這也算是一件好事。

    短時間內,不會對日本幕府體制的基礎造成巨大的衝擊,士農工商等級制下,只要農民和武士穩定,幕府還是可以坐得穩的。

    坐得穩,就會慢慢習慣開埠的存在,等到閾值到來的那一刻,就像是溫水煮青蛙,想跳也跳不出來了。

    幾日後,在武士和士兵的嚴密保護之下,劉鈺和德川吉宗就在神戶村見了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