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遠新 作品

第64章 南通印象

    1985年3月23日上午,我們走進南通無線電儀器廠,入眼而來的是假山、金魚池。步入會議室,只見長條會議桌上,放著一缸水仙花,二莖、三葉、一花、呈喇叭形。會議室四角,放著針松,狀如雄鷹展翅,棕青、山茶,杏白的花,開得正樂。

    接待我們的是廠長兼黨支部書記姜素芬女士,高個子,長方臉、體微胖、齊耳披髮,身著北京式尼料黑色上衣,言談舉止顯示出十足的迫力。她介紹:該廠生產雙卡收錄機,年產20萬臺。按全廠的能力,只能生產4萬臺,但和縣、鎮廠子協作,便大幅提高了生產能力。

    姜素芬作了簡要的介紹後,打開電視機,請我們觀看南通電視臺為該廠拍制的錄像片。該廠的主要特點就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不守株待兔,敢於創新,勇於開拓。

    三工人永遠是國有資產的受惠者

    1985年3月22日上午,我們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參觀通棉一廠,該廠是1895年籌建,到今年是建廠90週年,正準備廠慶。國家批准恢復南通紡織大學。原名大生紗廠,是晚清實業家張謇籌建的。當時只有兩萬紗錠。建國以後忙於改造,因設備比較陳舊。大門(就是鐘樓),門洞太窄,刮颱風禁止通行。廠裡要撤掉,市委不同意,要作為文物保護。張謇的辦公室還是保存著,上面有一副對聯,是他的老師翁同和寫的。張謇銅像被文革毀掉了,今年準備恢復起來,兩座碉堡是日本人侵華的歷史見證,保存。

    現在共有11萬紗錠,1200檯布機。每年生產紗兩萬噸,布是3200萬米,年產值一億五千六百萬元。7000在職職工,退休職工4000人。在職的五分之三是青年工人,平均工資52元,全廠退休工一年的工資是300萬元,每年上繳利潤近4000萬元。解放以來,該廠上交國家的利潤,可以建三個我們這樣的工廠。1978年被評為全省先進企業。

    該廠百分之三十產品出口。向高檔產品發展。1979年引進德國的設備,後調給了另一家色印廠,與其他先進設備配套。

    目前他們的奮鬥目標是爭取讓每個職工的月工資平均收入100元,這就要在利潤上保證完成。去年實現利潤一千五百三十萬元,上繳利潤達到一千二百萬元。減少人員,組織剩餘人員擴大第三產業,自辦的第三產業可安排兩百個職工。1984年,職工實際每月收入平均達到80元。今年有望達到100元。

    接下來參觀南通三元實業有限公司:“三元”精神:奮發創新。“三元”宗旨:用戶放心。“三元”目標:國際水平。該廠現有職工1009人,1969年起步,1979年10月正式建廠,固定資產截止到1983年9月突破1500萬元。從1969年到1979年止,才生產了兩萬臺電視機。1979年分出一個車間,專門生產電視機,如今民用電視機年產20萬臺,將於下個星期開始大批量生產彩電。今年實現一億產值,一千萬元利潤。工人受到最大益處。

    1985年3月22日下午王副市長介紹完南通情況後,發出了振聾發聵的感慨:

    工廠一定要倒閉嗎?倒閉才是唯一出路嗎?工人一定要下崗嗎?下崗才是唯一出路嗎?工廠一定要拍賣嗎?拍賣才是唯一選擇嗎?南通作出了最好的回答。我聽了激動得用力鼓掌。是的!南通人能做到的,其他地方應該能做到,全國各地應該能做到。只要你不是貪官,只要你不是庸人,只要你不是賣國賊子,就能像南通人那樣把自己的工廠辦好。甚至比南通人辦得更好。

    1985年3月23日於南通南公園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