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河車神 作品

第八十二章廣武之圍(三)

“這趙將軍的行軍速度,快比擬虎步關右的夏侯淵了。”

站在北城牆上的李元徽,看著遠處望之不及的突厥大營,不由自主的感嘆道。

夏侯淵的行軍速度是出了名的快,“三日六百,五日一千”能比他更快的就只有虎豹騎在長坂坡的誇張速度,“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裡,及於當陽之長坂。”

不過趙翊軍隊可是騎步混編,能以一日近百里的速度行軍,甚至比晉陽大軍更早到達忻口,這也太誇張了些。

這說明兩個問題,第一他的軍隊紀律嚴明,能成建制的保持這種行軍速度還沒有譁變和大量掉隊。

第二,趙翊本人在這支軍隊裡的作為主帥的威望,絕對是非常高的。

就衝這兩點就能清楚知道這支軍隊的戰鬥力肯定是一流的。

身邊的劉玄機聞言問道:“聽說他還每日甲冑在身,焚香禱告?”

李元徽笑道,“呵呵,不如此,怎麼敢稱忠臣良將啊。”

明眼人誰看不出來這是在做戲?但慕容英偏偏就吃這一套。

劉玄機也聽出了李元徽語氣之中的譏諷,“哈哈哈,總歸是好事,援軍都來了,咱們也能早點把這幫牲口給趕走。”

李元徽聞言默然,這幾日他都在回憶歷史上那場雁門之圍。

舊唐書上說,廣神於雁門為突厥所圍,二哥應募救援,隸屯衛將軍雲定興營。給雲定性建言讓軍隊白天多舉旗幟,夜裡多敲戰鼓,馬尾巴上綁上樹枝,製造更多煙塵,虛張聲勢,讓突厥以為大軍來援’

原文是李元徽還有些印象:定興從焉。師次崞縣,突厥候騎馳告始畢曰:王師大至。由是解圍而遁。

此後智解雁門圍就成了二哥的首秀,好像解圍的關鍵在於二哥。李元徽一度還想著,二哥現在隴西呢,沒他誰來解圍啊。

但身在廣武城中,李元徽這幾日越想越覺得不對,問題的關鍵應該不在二哥身上。

而是勤王大軍雲集,讓突厥大軍不得不退。

這裡面有個明顯的問題:雲定興師次崞縣,他用二哥這個虛張聲勢的計策了嗎?舊唐書中其實根本就沒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