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河車神 作品

第八十一章廣武之圍(二)

趙翊率軍趕到忻口之後,觀察地形之後,就把營帳建立在滹沱河西岸,背靠太行山支脈,只留西北兩側禦敵。

作為第一個率領成建制大軍趕到忻口戰場勤王的大將,趙翊的到來讓忻口匯聚的勤王士氣大震。

在趙翊來到之前,忻口已經匯聚了萬餘人,分別來自幷州各郡縣,如樓煩、絳郡、九原以及中山、常山、鉅鹿等冀州郡縣。

雖然靠著地理方面的優勢,先行率軍趕到忻口勤王,但倉促之間,這些地方官員根本來不及組織起太多的軍隊,除了出動郡縣兵之外,只能組織起一下民壯為軍,數量普遍不多。

都是千餘人上下,有的只有三四百人。

且隊伍雜亂,良莠不齊,軍械甲冑都不齊全。

這樣的隊伍,又缺乏統一指揮,別說繼續北進去進攻數十萬突厥大軍,勤王保駕,就是據守忻口都很吃力。

趙翊的到來,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與趙翊前後腳趕到忻口的是宇文涉,其實這位幷州都督,是按照正常的速度,準備行軍物資,調集部署然後勤王的。

主要是趙翊接到詔書以後,本就處在黃河邊上,加上所屬部隊原本就處在與瓦崗軍作戰之中,不用做準備直接開拔了。

隨後又一路疾行,才奇蹟的趕在晉陽方面的大軍之前到達忻口。

而宇文涉也沒想著跟趙翊搶這個先,而是花了大量時間在晉陽周邊調集糧草,準備供應還未到達,但數量肯定非常龐大的勤王大軍。

包括趙翊所部到了晉陽以後,就是宇文涉給他補充了糧草。

宇文涉到來之後,勤王大軍的總數達到了七萬左右的,對比幾十萬的突厥大軍,仍舊是不足解廣武之圍,趙翊倒是率領所部騎兵進行了幾次試探,全都無功而返。

加上樓煩和馬邑方面的情報,也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突厥人的兵力,總數可能在四十萬人。

新可汗始畢親自率領二十五萬大軍隔絕廣武,其弟阿史那結社率十萬左右的偏師,圍困崞縣,並負責與燕軍的勤王之軍對峙。駐紮在崞縣西南的原平一帶,鎖住了燕軍北上勤王的咽喉,同時也堵住了樓煩關這條可以通往馬邑、樓煩的要道。

勤王大軍想要繼續北上,首先就得解決阿史那結社和他麾下的突厥大軍。

以現在燕軍的兵力,並不足以完成,只能繼續等候來自關中和東都洛陽,以及天下各處的援軍主力到達。

而他的兄弟趙二,則開始頻繁的與馬邑、樓煩等地的官員交際,收集可能有用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