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百種壞毛病 作品

第341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4k)

 洪武十一年,德慶侯廖永忠因謀反罪,全家賜死。 

 這是大明建國後,死的第二個開國功臣。 

 而且還是在同一年。 

 一時間,風聲鶴唳,淮西武將們人人自危。 

 朱元璋也藉著這機會,對軍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從這些淮西勳將們手中收回兵權。 

 口中喊著知道更多內幕的廖俊軍,還被關在錦衣衛的大牢裡。 

 在這個時候,但凡有人敢說一聲不字。 

 那麼等待他的結果,可想而知。 

 因此從結果來看,這場兵變對大明來說,絕對算得上是一件好事。 

 而且讓矛盾爆發出來,遠比將矛盾強行按下去要好得多。 

 存在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對矛盾,讓矛盾越積越深。 

 就像是兩口子有矛盾,很多時候吵一架,把話說開了,疙瘩反而解開了。 

 如果每次面對矛盾,都不處理,不斷積累,直至真正爆發的那一刻,事情將完全不可收拾。 

 這一次動亂僅僅只是發生在京師右掖軍,已經屬於大幸。 

 當然這其中也是因為藍玉他們並不是真心要謀反的原故,不然真的全國各地開花的話,一時間還真不好處理。即便鎮壓了叛亂,可這些年好不容易讓大明百姓過上好日子,又要受到戰火摧殘,這顯然不是朱元璋願意看到的。 

 朱標這一邊,開始利用報紙這一載體給這些洪武老兵唱讚歌,宣揚洪武老兵為國奉獻的精神,同時介紹洪武勳章代表的榮耀。 

 這些年一直跟在楊憲身旁,朱標如今早已明白宣傳工作的重要性,也能夠熟練運用。 

 身在揚州的楊憲看到這一幕,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給軍人以最高的尊重,這是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應該做的事情。 

 楊憲放下手中最新一期的大明日報,決定給朱標再添一把火。 

 他讓手底下人,編了一個個描述大明開國,這些老兵們如何犧牲流血,無私奉獻的話本。 

 然後再交由全國各地酒樓茶肆的說書人進行宣傳。 

 這一支說書人隊伍,楊憲養了很久了,就是為了日後有需要的時候,打宣傳戰用的。 

 當初接收沈家酒樓產業,很大一部分也是為了這個服務。 

 洪武十一年,秋。 

 大明的第一科徵兵,終於正式在天下各郡縣拉開了帷幕。 

 揚州。 

 瘦西湖畔,一個莊嚴巍峨的軍區大院前已然擠滿了人,外面還有更多的人在往這個方向湧來。 

 天空飄著細細的秋雨。 

 兩個人撐著雨傘,並肩而立。 

 要知道自古以來,揚州一直就被稱為煙花之地。 

 古人用“煙花”來形容柳如煙、花似錦的春景,煙花三月下揚州,為的就是買春。 

 繁華,可卻散發著靡靡之氣。 

 可在楊憲這些年的治理下,揚州卻完全脫胎換骨了一般。 

 冰冷的秋雨下。 

 街頭巷尾到處都是人挨著人,傘挨著傘的場景。 

 這些人今天來此,全都是奔著同一個目標。 

 那就是從軍報國! 

 看著這一幕,朱標不由得有些感慨,看了身旁的那個男人一眼。 

 這個男人,又何止是讓揚州脫胎換骨,根本就是讓整個大明脫胎換骨! 

 “京城那邊,應該也開始第一批徵兵了吧,太子殿下不在那邊主持,真的沒事嗎?”楊憲開口輕笑道。 

 朱標輕輕搖了搖頭,開口道:“京城那邊有我父皇在。” 

 朱標看著遠處那些少年兒郎,他能夠無比確定這些人並不是因為年齡到了被逼無奈強制入伍,因為這些少年郎一個個眼裡都有光。 

 朱標猶豫了一下,還是問出了心中所想。 

 “楊卿是從一開始,就已經看到了如今這一幕會發生是嗎?” 

 楊憲開口道:“薪火傳承。” 

 在楊憲眼中,只要給這些大明軍人該有的榮耀,讓全天下的百姓知道,如今的天下是靠誰打下來的。 

 只要做到這一點,那麼這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大明建國已經十一年了,那些被大明軍隊從元人手下保護的娃娃如今也已經長大了,他們將會踩著前人的腳印繼續往前,去保護更多的大明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