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百種壞毛病 作品

第340章 天意自古高難問(4k)

 無論是取得的功績還是自身的資歷,廖永忠都完全能夠夠得上公爵。 

 可身為人臣,他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當時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時候,和眾將說道:“永忠戰鄱陽時,忘軀拒敵,可謂奇男子。然使所善儒生窺朕意,繳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 

 這其中的“窺探朕意”說的正是至正二十六年發生的一件事。 

 那時的朱元璋,在大敗陳友諒佔據江南大部之後,已經被百官推舉為吳王,同時建百官司屬,可卻仍以龍鳳紀年,以“皇帝聖旨,吳王令旨”的名義發佈命令。而龍鳳正是小明王韓林兒的年號(劉福通等迎韓林兒至亳州,立為帝,稱小明王。國號大宋,年號龍鳳,以亳州為都城)。朱元璋等各部紅巾軍原本皆是奉小明王為正朔。 

 然而,隨著朱元璋實力大增並開始稱王,兩人的關係也越來越微妙起來。有韓林兒這個皇帝在,朱元璋想再進一步就有一個巨大的障礙,所謂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這個時候私自揣摩上意的廖永忠來了,在接小明王韓林兒回應天的途中,廖永忠直接讓韓林兒的船在瓜步沉江,直接餵了魚蝦。 

 朱元璋聽聞這個消息後,大怒。 

 因為廖永忠這個自作聰明的行為,完全是陷朱元璋於不仁不義的地步。 

 與電視劇中,大虎陪著韓林兒一起沉江不同,那種情況起碼還有最後一層遮羞布在。 

 現實情況是,負責護送的廖永忠屁事沒有,大搖大擺走回來了。 

 這讓全天下的人會怎麼想? 

 韓林兒一死,誰受益最大,所有人都知道是朱元璋。 

 這樣一來,朱元璋等於說是黃泥掉在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完全就是百口莫辯。 

 雖然礙於身份,那些人不會當面說,可朱元璋從他們的眼神可以看出,他們就是這樣想的。 

 其中一些人,甚至還私下誇讚廖永忠做的好。 

 可對於朱元璋來說,需要這麼做嗎? 

 他是想要做皇帝,可有更好的辦法,歷史上這種例子多的是。 

 學曹丕,到時候讓韓林兒三辭,他再三讓,然後最後再接過這個位置,難道不香嗎? 

 韓林兒本就是一個傀儡,還怕他飛了不成。 

 明明這件事可以做得更加體面,非要弄得吃相如此難看,這不是陷朱元璋於不仁不義嗎? 

 可即便是這樣,朱元璋還是沒有過多苛責廖永忠,只是從最先的公爵,改為了侯爵,封了他一個德慶侯。因為老朱心中知道,起碼廖永忠是在為他著想。 

 而且朱元璋始終記得廖永忠的救命之恩,原時空,楊憲案發,廖永忠牽扯其中,最後朱元璋卻選擇寬恕。 

 和之前,廖永忠牽扯到歐陽倫海外走私一案,朱元璋選擇放過他一樣。 

 可這一次,廖永忠再一次揣測錯了聖意。 

 歐陽倫案發,朱亮祖殿前處死之後,雖然朱元璋沒有追究他的罪責,可廖永忠卻一直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終日。 

 生怕下一個被動手的對象,就是他。 

 完全可以說,廖永忠早就成了驚弓之鳥了,每天午夜夢迴,都是那天在奉天殿上聽到的朱亮祖的慘叫與悲鳴。 

 因此這一次,在得知軍隊改制的消息後,廖永忠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自己。 

 他認為朱元璋就是在借軍隊改制的幌子,來清算他罷了。 

 所以他才會如此熱忱,可以說這一次謀畫動亂,他出力最多,因為廖永忠在其中還有其他謀劃! 

 這謀劃膽大到連藍玉他們都不敢想,藍玉他們這一幫子淮西老將也被瞞在鼓裡。 

 藍玉他們還傻傻以為找到了一個替罪羊,他們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才是那個被利用的那一個。 

 廖永忠真正要做的事,就是謀逆! 

 而不是藍玉他們那種“過家家”。 

 廖永忠認為自己是被逼到了絕路,無路可選了,這才會冒險這麼做。 

 可廖永忠的腦子,也不好好想想,如果朱元璋真要動他的話,何必多此一舉。 

 當時殺永嘉侯朱亮祖一個是殺,多殺他一個德慶侯又有何難的。 

 這一頭,朱標和湯和終於凱旋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