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父子上陣 作品

第三百九十二章 整理各大工廠


                 總之這麼一說,工人們的心情都不一樣。

  有些人很高興,因為接下來他們總算可以只幹一件事情了,這樣一來效率肯定會大大提高。

  但是有些工人似乎不太高興,總覺得埋沒了自己的才能,因為他們都是多面手,啥都能幹。

  至於啥也不會幹的人,壓根就不會出現在兵工廠,腦子不行的可以去打鐵,這個東西壓根就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只要動作熟練就行。

  還有一些人則是沒什麼表情,反正他們覺得幹什麼也是幹,對他們來說沒區別。

  就是這接下來的分類會造成一些問題,那就是許多戰士該怎麼安排?

  如果某一個生產線上人太多,而導致另外一個生產線上人太少,而這又是戰士們自願選擇的結果,部隊勢必要打亂他們的選擇,將其中一部分人補充到生產線短缺的路子上去。

  不過這件事情李陽不擔心,因為就目前而言,他們許多生產線技術含量不高,只要操作得當,基本半個月就能上手。

  剩下的事情就不用他去幹了,副廠長這個老頭在這一方面還是很有心得的,柺杖一敲,立馬就開始安排起來。

  有個經驗老道,而且會讀書識字的老人在兵工廠就是好。

  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李陽現在算是領悟到了。

  說完兵工廠這邊的事情,李陽又去菸草廠和造鞋廠,把這些事情再說了一遍。

  最難辦的恐怕就是農場了,因為他們的農場算是剛剛起步,就連種豬都沒有多少,雞鴨的數量也少的可憐。

  經過幾天的處理,農場總算是被這些殘疾老兵處理乾淨了,就是附近有一個山坳,裡面特別臭,因為裡面堆起著大量的糞便。

  李陽來到農場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將各種養殖的動物分門別類。

  養雞的就放在雞窩裡面,養鴨的就放在鴨舍裡面,養豬的就放在豬欄……

  至於羊……李陽覺得還是直接宰了吃比較痛快,但考慮到老爹可能不同意,他還是想著先養養吧。

  另外,農場還要制定衛生條例,因為養殖場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這些動物容易得病。

  所謂家財萬貫,帶毛不算,講的就是養殖場,一場雞瘟什麼的可能會導致他們損失慘重。

  所以衛生必須搞好。

  老兵們也算是上過課的,一個個雖然腦子都比較笨,但這並不代表沒有聰明人,衛生條例都制定好了,照著上面做就行,具體的細節得靠他們自己摸索。

  剩下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飼料,當然,現在這個時代沒啥飼料,那就得想辦法弄一些能夠讓養殖場裡面的動物長得快的東西。

  比如家禽就讓他們去吃蚯蚓,夏天的時候挖一點蟲子,實在不行抓蝗蟲,河南地區有很多這種玩意,李陽尋思著能不能讓人去收購一批,製作成蝗蟲粉然後摻在飼料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