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破奴 作品

第149章 山東民亂

 且說韓林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始了招募,儘管招兵組的書吏多次言明。是到新疆去,路途遙遠,要做好心理準備。 

 可白花花的龍洋就在招兵點擺著,別說一百龍洋。災荒之年就是給三五斗糧食都能買一個人。何況去了之後就是入了兵籍,旱澇保收,吃喝不愁。 

 進了招兵點就開始體檢,年齡在十五到四十五的,都可以報名,無論男女。年輕夫婦身體合格的可以帶上孩子。 

 家屬有沒被招收的按軍屬待遇,當地政府每月供給糧米銀錢,韓林私下交代,若情理之中之事,不必奏報,條件稍許放寬也可,儘量一家團聚。 

 由於條件過於優待,甚至出現了當地正經居民冒充災民的情況,韓林讓報紙、宣傳部門畫出地圖和漫畫加以說明勸阻,還拿出當年唐僧取經的路線圖對此。百姓或許沒有地理概念,但對西遊記可是家喻戶曉。 

 嚴明紀律,路途艱辛異常,若有人入軍籍而半路逃脫者,按逃兵斬首,家屬下獄。這時方才勸退一些人。河北河南有部分百姓實在要去的,韓林也就同意了,畢竟人口眾多、生活不易。多了一條生路,也算積德了。 

 山東方面如今的巡撫是文格,此人滿洲人,進士出身。寫得一手好文章,畫得一手好花鳥。可面對如此天災,一時竟束手無策,為防止流民對外衝擊。嚴格執行戶籍政策,無身份執照之人在外遊蕩,即行捉拿。 

 只是按部就班地不停上奏摺彙報災情,請朝廷撥出賑災銀兩。朝廷明面上哪裡會說沒錢,自己想辦法。只能說朝政艱難,國庫空虛,朝廷正想辦法積極籌措銀兩。靜等佳音。 

 等了一年,還是沒有銀兩發下來。大牢里人滿為患,已經沒人給犯人送吃喝了。一些偏僻縣衙連衙役都沒得吃了,撂挑子不幹就跑了。導致牢裡餓死許多人,剩餘犯人開始暴動。 

 搶劫城中富戶,打開武庫,占城為王。文格集結綠營幾百人,苦於軍餉不足,打仗也是出工不出力,見到流民拎著鋤頭衝出來,撒腿就跑。更是給流民送去不少武器。 

 流民所佔縣城本就無糧,吃完富戶存糧後開始殺孩童、婦女充做軍糧,接著豎起大旗,接連攻克樂陵、陽信、惠民、商河等十幾個縣城,裹挾軍民二十餘萬,一時山東北部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