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山 作品

第九節 戰火

這時候就有必要了解一下“上帝之鞭”這個傭兵團的詳細結構了。

這個傭兵團其實並不是教庭的直屬部隊,它與教庭之間是一個類似盟友的關係,只不過教庭在其中處於強勢位置,大概就是美國在北約中的地位。

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團級作戰單位。不論規模還是編制,它與南非陸軍一個正規團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唯一的分別也只在於它取消了營一級的編制,把指揮權限直接下移到了每個連隊,而且把連的稱呼改成分隊。

全團下轄十個連隊,分別是空中機動連、坦克連、包含防空任務在內的機炮連、工兵連和六個機步連。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團直屬的負責通信和情報的分隊和一支負責總部警衛的憲兵隊。除了這些作戰部隊,還有就是一些團部的後勤文職人員。

整個團隊包括後勤在內,總人數超過了二千五百人。

而在這十個作戰連隊中,那六個機步連則是團隊中的絕對主力。當然,它們也被稱為分隊。每個分隊下轄三支小隊,每個小隊擁有一支一百人左右的作戰力量。

這些作戰小隊平常分駐在全球各個熱點地區,就近執行各種任務,因此,每一支小隊指揮官都擁有極大的行動自主權。

每隔一個月,都會有一支輪換休假的小隊,呆在總部附近,在休假的同時,也作為全團的預備隊存在。

而現在令負責帶隊的第二分隊指揮官抓狂的是,他們要去救援的正是這支私自行動的預備隊。正是這名他的直屬手下的私自行動,令這位指揮官陷入了非常尷尬的境地。

第二分隊指揮官名叫索格爾,是一名四十多歲的白人男子,刷子似的眉毛下是一雙冷厲的鷹眼,挺直的算梁,刮的鐵青色的下巴,緊抿的嘴唇。不知是否這次事件的原因,此時他整個人都散發著一股冰冷的氣息。

作為一名具有豐富戰場經驗的老兵,索格爾知道事情正在向他最不喜歡的方向發展。這明顯是一次有預謀的伏擊行動,雖然不知道針對的是他的這支小隊還是那個敵對的部落,但有一點非常清楚,第三小隊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一腳踏了進去。

而作為營救行動的指揮官,他現在要做的就是集中最強大的力量,以獅子搏兔的姿態,一鼓作氣的摧毀敵人的包圍圈,救出那些士兵。而不是一點點的增加兵力,把這場戰鬥打成一場添油戰。

為此,索格爾一口氣調動了包括了一架“Ah-64d阿帕奇”和三架“Ch-47支奴幹”運輸機在內的一個直升機編隊,同時還收羅了他在最短時間內所能找到的第三小隊剩下的所有隊員,連同趙言他們三十名剛剛分配來的菜鳥。

為了保險起見,索格爾又從總部憲兵隊裡抽調了十名隊員,組成了一隻47人的救援隊伍,這已經是他最短時間內能收羅到的全部力量了。

四架直升機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燃油加註,彈藥補充,期間又在一架支奴幹直升機上緊急加裝了一套戰場急救設備,從總部徵召了兩名醫生後,機群快速升空,在空中組成一個菱形形編隊,快速向三百公里外的戰場飛去。

趙言所在的位置是第二架直升機,此時索格爾正滿臉陰沉的向兩名隊員詢問著什麼。

這兩名隊員正是第三小隊出私人任務的其中兩名隊員,當時他們的任務是守衛直升機,以便在接到完成任務後消息後,第一時間趕到指定地點,接應隊伍離開。

在索格爾的威壓下,兩個滿頭大汗的傢伙哆哆嗦嗦了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他們只是在單兵通訊系統中聽到隊員們在大聲喊叫遭遇到不明身份的傭兵,遭受嚴重損失,其它的便什麼都不知道,只是反覆強調他們是在隊長的命令下,才駕機返回請求支援的。

見問不出有用的情報,索格爾也就沒什麼興趣難為這兩個傢伙,現在當務之急是救出被包圍的那些隊員,其它的都可以放到以後再說。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飛行,目的地已經遙遙在望。趙言他們在距目標十幾公里外的一處谷地降落下來。“阿帕奇”滯留空中擔任警戒,為了不驚動敵人,剩下的路程,便需要他們徒步前行了。

索格爾的作戰部署很簡單,以力碾壓。

營救分隊到達指定地點後,佔領一處開闊地,在確認第三小隊的位置以後,以武裝阿帕奇的火力開路,打開一條直通被困人員的通道,然後營救隊員分別佔領通道兩邊的有利位置,掩護被困人員撤離,到達開闊地後,再經由運輸直升機撤退。

又經過近一小時的跋涉,營救小隊抵達指定地點,並迅速佔領了一座距離小鎮中心廣場300米外的大樓。

說是大樓,其實也就三層的高度,對面是一條直通鎮中心的狹窄街道。街道寬約三米,兩側是一排孤零零的一二層高的樓房,樓房後面則是密密麻麻無規則分佈的雜亂住宅區,這也是非洲大多數小鎮的現狀。這種地形下,外來者一旦陷入其中,可能連東南西北都不一定能分得清。一旦被人合圍,下場也就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