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山 作品

第八節 拯救任務

這張據拉庫圖說遇火不焚、入水不浸的皮卷背面,密密麻麻的寫了足足兩千多字。也不知道是用什麼方法寫上去的,幾百年過去,字跡卻還清晰如昨。

趙言花了整整半個多小時才將它完整的通讀了一遍,靜坐半晌後,他又從頭到尾細細地閱讀了一遍。

趙言緊鎖眉頭,與拉庫圖與說不同,整張皮卷那二千多字所記載的根本不是他口中的那篇秘法,而似乎只是一篇遊記。

整段文字用最大的篇幅介紹了一個名叫青葉子的道人,於明朝初年,隨三寶太監的無敵艦隊來到這片大陸後,在大陸各處遊蕩的所見所聞。

獨特的地理風貌,千奇百怪的風土人情,乃至於各種各樣詭異的如同巫術的部落信仰和文化,在他的一一娓娓道來。

這讓趙言在感慨這位前輩的廣博見聞的同時,也對“神文”這種文字所能承載的信息量咋舌不已,說是一字千言絕不為過。

青葉子在文中也介紹了這張皮卷的由來,這是他自一處古老的部落遺蹟中發現的,當時它被密封在一處疑似祭壇的地宮中,同時出土的還有幾件類似於祭器的金屬製品。

在青葉子精神力的探查下,那幾件金屬物品早已沒有了靈光,本身也在時光之手的撫摸下腐朽不堪了。唯獨這張皮卷例外,皮卷之上還附有一層淡淡的靈性之光。

這說明,這張皮卷曾被大能之士用法力加持過,而在經歷了漫長的時光,別的祭器早已腐朽情況下,它卻還能保持靈光不滅,除了本身的材質特別外,給予它加持的那個存在,可能還在關注著它。

要知道全世界的宗教都是大同小異的,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它們都需要同一樣東西:“信仰”。

信徒的多寡不但決定了主持者物質上所能帶來的享受,其虔誠的信仰更是他們背後所供奉的的某種存在不可或缺的食糧。離開了信仰,再強大的存在,也只有殞落或沉睡的份。

而在一個明顯被廢棄了無數年月的祭壇中,卻出現了這麼一個有著靈光加持的東西,由此可見,其背後的那位對其有多麼看重。

青葉子當時沒敢輕舉妄動,他以祭壇為中心,花了十多年的時間,走訪了附近大大小小數十個部落,學習皮捲上那種奇怪的文字及其發音。經過無數次的推敲,小心翼翼的試驗,再結合他自己的經驗與閱歷。

最後,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後,他終於弄懂了這張皮捲上的內容。青葉子在記述中充滿表達了他的難以置信。

因為這是一張契約,一張擁有單邊權限的神之契約。這個地方居然真的有神的存在,並且那一位還未沉睡,仍有一絲精神力在牽扯著這個世俗的世界。

這是一張生命共享契約,只要付出精神力,任何契約擁有者都可以將其本人所能掌控的任何一種動物契約為本命獸。

只要付出代價,契約背後的那位存在便會保證該契約公平、公正的執行,契約雙方共同分享彼此的生命與能力。

但是,只要契約者付出的代價,即精神力足夠多,多到足以取悅契約背後的那位存在,那麼,契約便可以無底線的修改,雙方的關係也可以從夥伴一路下降到支配、奴役、主宰及至更不平等的地位。

至於最後到底是怎麼個不平等法,青葉子也沒有詳敘,趙言估計他的實驗最多也就到主宰這個層次了。

最後,青葉子著重提醒了後來者一點,按照他的經驗,如果只是單純的共享契約,那麼,所付出的精神力契約雙方共同承擔。且施法者不必承受任何反噬。

但如果簽訂的是不平等的單邊條約,則視契約的不平等程度,施法者所要付出的代價便會成倍上升,所需承受的反噬也會越加激烈。

自從流落到這片大陸後,青葉子還是第一次發現跟他以往所學不是同一體系的力量。

興奮之餘,他便在當地留了下來,開始琢磨這種自成一系的力量體系。

他從這張契約上所留下的施法痕跡開始反推,又結合當地的一些傳聞,以及各個部落一些口口相傳的秘法,苦心專研幾十年,居然真的被他弄出了一套簡化版的契約。

可惜的是,當初為了驗證契約的威力,付出的代價過大,即便他的契約獸是一頭以長壽著稱的陸龜,也承受不住這種巨大的消耗,還沒來得及對這套秘法加以優化,便匆匆坐化。

臨死之前,有感於這份契約的兇險,便用秘術將其封印,然後,將自己的遊記和對契約的由來以及一些感悟和理解寫在了上面。

之後,匆忙的找了一個傳人,將這一切都傳了下去,以待有緣。

輕輕地捲起這張皮卷,趙言黙然靜坐,通篇兩千餘字,除遊記和對契約的介紹,只在篇末留下了一段百餘字的修煉法訣,除此之外,並無對其自身有一絲一毫的敘說。

他的出身、來歷、宗門,為何會出現在這遠離中土億萬裡之遙的蠻荒大陸,統統都是一片空白。

趙言猜測,這位前輩可能違反了門中戒律,也可能犯下了嚴重的過錯,宗門念其修行不易而沒有制裁,任其流放海外,終身不得迴歸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