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112章 員外散騎侍郎

 這一覺睡得可真是太舒服了。 

 懶懶地躺了一會兒,小環在外面敲門了,“廣陵公,飯菜準備好了,今天是你第一日上朝當值,譙國夫人和二公子、三公子已經在等您啦。” 

 “就來,就來。”陳望回道,趕緊起身,穿戴整齊,洗了把臉,出了門。 

 來到中堂,看見司馬熙雯和陳顧、陳觀已經在座榻上坐好,忙過去施了禮,到自己座榻中坐下。 

 司馬熙雯仔細打量了打量陳望,只見他頭戴進賢冠,身穿紫色官服,英姿颯爽中不乏雍容貴氣。 

 滿意地點了點頭,微笑囑咐道:“望兒,快吃飯吧,第一次上朝當值,可別去晚了。” 

 “是,大娘。”陳望答應著,端起飯碗喝起粥來。 

 陳觀邊吃邊問道:“大娘,我也隨兄長一起去可不可以?” 

 “你這麼早去幹嗎?孫博士得等散了朝才能去國子學。” 

 “坐在牛車舒服嘛,而且還特別威風。”陳觀笑吟吟地胖臉上充滿了期待。 

 “胡鬧,你在府裡待著吧,等巳時末在去不遲。” 

 “大娘,讓他隨我去吧。”陳望邊嚼著雞腿肉,邊道。 

 “你別太嬌慣他,他去了又不讀書,在府裡我看著他還能讀一些。”司馬熙雯嗔怪道。 

 陳觀一臉央求地道:“大娘,您就答應我吧。” 

 “那你去了要好好讀書啊。”陳望笑道。 

 “一定,一定。”陳觀躬身拱手道。 

 司馬熙雯看著他矮小的身軀,可憐巴巴地施禮,無奈地笑了笑,點頭同意了。 

 吃完早飯後,告別了司馬熙雯和陳顧,拉著陳觀就出了門。 

 清早的建康街道上行人如織,車轎川流不息,大道兩旁店鋪林立,裡坊之間,各闢道路與各大城門貫通,縱橫交錯,井然有序。 

 不時有一隊隊甲冑鮮明的官兵走過,整齊威嚴,讓人隨時都能感受到建康乃是天子腳下,天威不容侵犯。 

 陳望在牛車上倚著靠背,隨著車子的搖晃,閉眼思忖著昨日王蘊說的庾希事情。 

 陳觀在車輿裡一會兒掀起這邊輿簾看看,一會兒跑那邊看看,不亦樂乎。 

 庾希,但願他能聽勸,不要衝動,以免打亂自己的大計劃。 

 但是他跟桓溫的血海深仇,復仇之火能平息嗎? 

 唉,畢竟是老母,夫人,三個兒子一個女兒,眾多兄弟子侄都被當街斬首。 

 現在只剩下他和六弟庾邈,長子庾攸之了。 

 可憐啊,庾司空(庾冰死後追封司空)這麼一大家子人。 

 不知不覺中,牛車已進了東陽門到了臺城內。 

 牛車停下,陳觀告辭了陳望,跳下車,一路蹦蹦跳跳地跑向國子學。 

 繼續向前走了一段,到了皇宮門口的東掖門。 

 陳望整理衣冠,下了車。 

 一路跟認識的,不認識的官員們打著招呼,走向了太極殿。 

 一進大殿門,早有大鴻臚(迎送、接待、安排朝會、封授、襲爵及奪爵削土之典禮)手下屬吏大行令在門口等候。 

 一見陳望進來,趕忙迎上前躬身施禮道:“廣陵公安好,奉大鴻臚之命特在此等候,您的站班位置在前面。” 

 陳望回禮道謝,心道東晉的制度還挺完善,對新入職的幹部早有安排。 

 跟在大行令的身後,穿過眾多文武官員,一直走到了丹樨上。 

 太極殿上的丹樨分兩段,最頂上一段是皇帝的龍榻和龍案,再下來九層臺階有一層小平臺,再下去三層臺階就是大殿。 

 桓溫去年廢海西公時就是坐在第二層小平臺上。 

 而平時上朝,這層小平臺是為散騎常侍和給事黃門侍郎準備的。 

 因為這兩個官職是天子近臣,隨時為皇帝起草詔書並傳達旨意的。 

 陳望向大行令道了謝,站在了丹樨上。 

 時間不久,大殿中走上一個紫袍年輕官員。 

 陳望上次上朝沒注意看,只見他二十出頭的樣子,臉色略顯蒼白,一身的書卷氣裡,清新脫俗,溫文如玉。 

 一雙黑漆漆的眼睛像一對懸掛的珠子,如琥珀般清亮, 給人以精明幹練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