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25章 來了,他來了!

 眼神中不但沒有什麼尊敬的樣子,而是帶有些許挑釁之意。 

 匡超鄭重地道:“末將認為,二公子文武兼備,力能舉鼎,萬人不敵,比之太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更勝任這兗州刺史一職!” 

 此言一出,中堂上那和諧的氣氛又蕩然無存了。 

 堂下一片譁然…… 

 剛才那個帶頭拍案的英俊將領一臉鐵青,在座榻中抬頭怒目而視匡超道:“匡超你大膽!竟敢無視朝廷,無視譙國夫人嗎?” 

 匡超毫不示弱地回道:“輕車將軍何必動怒?難道末將就不能發表自己的看法了嗎?” 

 看著兩人劍拔弩張的樣子,分分鐘就要揮拳互毆, 

 只聽楊佺期冷哼一聲,喝止道:“匡司馬坐下,書夏,尚書大人並未帶來朝廷旨意,由誰來暫代兗州刺史一職,大家可各抒己見,言者無罪嘛。” 

 說罷,他轉頭看向對面的王蘊。 

 王蘊無奈,確實如此,只得點頭道:“輔國將軍說的是。” 

 作為江北四州第一名將,無論是資歷還是武藝在座位無出其右。 

 本來大局已定,沒想到又起了波瀾。 

 畢竟楊佺期的話還是有一定份量的。 

 陳望只得後退兩步,再次回到王蘊身後,抄手站立,靜靜地聆聽。 

 他心中暗忖,在歷陽時,和江卣、王蘊二人說到此行洛陽,絕不會一帆風順。 

 王蘊也曾說道,欲要排毒必使膿瘡鼓破。 

 書夏,輕車將軍,那是桓伊,雖然也姓桓,也同出於譙郡,但與桓溫的龍亢(今安徽懷遠縣龍亢鎮)桓氏不屬於一族,他是銍縣桓氏(今安徽濉溪縣臨渙鎮)。 

 桓伊與朱序一同從軍,是父親提拔的年青一代將領。 

 這是自己人。 

 耳邊只聽得有人附和匡超的說法,有人附和桓伊的說法,中堂上又是一片嘈雜聲。 

 王蘊一時之間也不知該如何是好,畢竟自己並未帶來聖旨,明令由誰暫代兗州刺史一職,更沒有什麼尚方寶劍,有的只是一道口諭:便宜行事。 

 眼見得匡超與桓伊就要廝殺起來,而劉遁在旁阻攔,朱序跳起來大罵匡超,刁彝又對朱序出言譏諷,兩人幾乎要拔刀相向,張玄之和褚歆再起衝突,江績、梁山伯還有後面的幾名文武官員也是爭執地面紅耳赤…… 

 江北的大佬之一,譙郡內史王薈和豫州刺史謝石,彷彿置身於世外,捻鬚眯眼,不發表言論。 

 卻像是,此時王謝堂前燕,蟄伏洛陽太尉府。 

 關鍵時刻還得是楊佺期。 

 他看看眾人都爭吵的差不多了,這次沒扔玉佩,而是把佩劍從腰間解了下來,“咣噹”一聲,重重地拍在桌案上。 

 中堂上又瞬間靜了下來。 

 論家世,楊佺期出自兩漢魏晉第一大族弘農楊氏。 

 始祖為楊喜,親自砍下楚霸王項羽頭顱的那位。 

 立功後,楊家自此崛起,在西漢時期就已長盛不衰。 

 東漢時期楊家更是出過四任太尉,曹魏時期出過文學家楊修, 

 到了司馬家篡魏後,為了進一步拉攏世族,晉武帝司馬炎竟是娶過兩任皇后都是楊家的。 

 可見楊家的聖眷甚隆。 

 五胡亂華,衣冠南渡後,東晉王朝建立。 

 幼時楊佺期隨父也逃到建康,長大後被晉康帝封為執金吾,掌管著臺城和皇宮防衛重任。 

 歷仕兩朝,聖眷依舊不減。 

 無論政權再怎麼更迭,楊氏一族再怎麼站隊,他們都是當權者拉攏的一方。 

 而其他世族都以弘農楊氏馬首是瞻。 

 論武藝和軍功,楊佺期是在江北四州僅次於太尉陳謙的第一名將,楊家槍法出神入化,曾槍挑鮮卑大將平熙,擊敗遼東名將悅綰。 

 在江北四州,楊佺期的地位和聲望都是僅次於太尉陳謙的。 

 大家齊齊望向楊佺期,彷彿在等待著他來主持公道一般。 

 而陳望也是滿懷期待的看向楊佺期,這還是他第一次當眾發表意見。 

 雖然只見過兩面,但對這個品行端正,相貌俊朗的父親心腹大將,頗有好感。 

 楊佺期不急著說話,手撫修剪得恰到好處的短髯,漆黑如墨的雙眸一一在中堂上眾人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