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24章 爭議又起

 對了,杜炅和孫泰呢?怎麼一點消息都沒有。 

 柏傑遇害一案怎麼辦? 

 對江北同樣是垂涎欲滴的桓溫、鮮卑、氐秦有沒有什麼動向? 

 什麼都不得而知。 

 那個最關鍵又最神秘的人物——陳安,他去徐州幹什麼了?怎麼還沒露面? 

 父親去世的消息早晚會公佈於眾的,自己能順利接任嗎? 

 帶著諸多疑惑,陳望又回到了外間的書房。 

 如何自保? 

 唯有自強啊。 

 怎麼自強? 

 讀書吧。 

 既然不能用前世知識順應歷史潮流而為,只能讀書學習,力求在這亂世中得以存活。 

 於是從書架上拿起父親的書籍,開始閱讀起來。 

 《吳子》、《尉繚子》、《孫臏兵法》……父親書架上的書基本看了個遍,好在下午沒有人打攪他,看著看著趴在書架前的案几上睡了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陳望在一陣敲門聲中醒了過來。 

 遂起身,擦了擦嘴邊的口水道:“請進!” 

 房門打開了,只見小環走了進來,屈了屈膝道:“長公子,王蘊大人請您到中堂去一趟。” 

 “哦,哦,好,這就去。”陳望打了個哈欠,站起身來。 

 小環轉身出去了。 

 陳望心道,一天沒看見王蘊了,不知他帶來了什麼消息。 

 整了整小冠,去牆角邊的銅盆裡洗了把臉,清醒了片刻,走出了北屋。 

 初夏傍晚的洛陽,霞光漫天,灑在空蕩蕩的後院裡,依舊是沒有人。 

 也不知道母親,阿姐,兩個弟弟此時在幹嗎。 

 陳望邁步向中堂走去,路過西廂房,聽到裡面有女人盈盈哭泣聲,略一停頓,心知又是大娘在傷心了。 

 心裡想著王蘊,匆匆走了過去。 

 來到中堂,剛剛從屏風後轉出,不由得大吃一驚。 

 以為只是王蘊自己,卻見中堂上滿滿當當坐的都是人,比昨天還多。 

 滿座寂然,鴉雀無聲。 

 再仔細看時,連中堂後側都站著一些文武官員。 

 不知有什麼重要事情宣佈,或者有什麼突發事件? 

 陳望依舊走到王蘊身後,雙手抄在肚皮上,垂首低眉,挺身站立。 

 見陳望進來,王蘊輕咳了一聲,向東面武將首席的楊佺期,次席的謝石微微點了點頭。 

 雙手撐在身前的案几上,然後沉聲道:“今日下午,我拜會了譙國夫人,咳咳。” 

 陳望心道,我下午睡著的時候你已經單獨見了大娘。 

 “我代陛下、太后、琅琊王詢問了太尉之病因及病情,”王蘊向雙手在空中虛拱了一下,接著道:“譙國夫人做了詳述奏對。然......即便是杜、孫二位道長救治,太尉病情依舊未見絲毫起色,太尉乃大晉之柱石,江北之保障,天下皆知;臨出京時,陛下、太后分別召見了本使,皆對太尉之病情,更對大晉江北四州的安危,不勝擔憂。” 

 說著,王蘊端起案几上的茶盞,呷了一口,話鋒一轉,語氣更加沉重起來,“正所謂主憂臣辱,主辱臣死,我與諸公皆為大晉重臣,大晉之江山為大,個人安危再大與之比擬也為瑣屑,陛下、太后賜我了便宜行事之權,今日徵求了譙國夫人的意見,本使……決定……” 

 王蘊故意把最後四個字拖長了音調,意在令眾人消化一下。 

 一番話說的也極為得體,先表明自己是代陛下、太后問詢,打消了其他人不能見太尉的忌妒之心。 

 再頌揚太尉,最後強調以大晉國體,以民族利益為重。 

 不愧是太尉陳謙當年倚重的江北文官之首。 

 來了,來了,這一刻終於要來了。 

 陳望抄在一起的雙手微微沁出了汗,一顆心狂跳不止。 

 中堂之上,落針可聞,甚至能聽到幾處油燈偶爾發出的“噼啪”燃燒聲。 

 百十餘名文武官員屏氣凝神,面容莊重肅穆。 

 只有王蘊那渾厚中帶有嘶啞的聲音迴盪在中堂上空。 

 “由長公子陳望,代行使兗州刺史職權——” 

 王蘊的話還沒說完,只聽中堂之上頓時一片驚歎之聲,繼而發出了悄聲議論,演變成了嗡嗡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