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18章 初會群英

 不多時,三人上了臺階,抬頭見高大的黑色牌匾上用燙金字寫著“太尉府”。 

 進的院內,穿過靜悄悄的前院,進入寬敞威武的議事大堂。 

 正中是寬大的桌案上擺放著令箭盒和筆墨紙硯,後面是厚重黝黑的胡床。 

 胡床上披著一張巨大的白虎皮,陳望不由得多看了兩眼,虎頭搭在胡床靠背後,眼睛如銅鈴大小,怒目而視,令人不寒而慄。 

 這就是江北四州的權力中心,發號施令的地方了。 

 但現在空無一人,頗顯得有些詭異。 

 再進中院,豁然開朗,偌大的院子裡面空無一物,青石鋪地,一塵不染。 

 青石路的盡頭就是中堂,陳望舉目望去,不禁大吃一驚。 

 只見不是很寬敞的中堂上燈火通明,坐的全是人,密密麻麻,有二三十人之多。 

 滿堂皆是朱紫色服飾的文武官員,就那麼靜靜地坐在座榻上。 

 走近看時,有的撫須輕嘆,有的仰頭看天,還有的竊竊私語。 

 隨著眾人聽見了腳步聲,紛紛站起身來。 

 陳望眯眼望去,都是陌生面孔,除了混雜在裡面的那個“中國愛神”梁山伯。 

 “王尚書到了!” 

 “王大人一路辛苦啊” 

 “叔仁兄啊,好久不見!” 

 ...... 

 眾人紛紛施禮,七嘴八舌地問著好。 

 此時的王蘊一臉凝重,目不斜視,昂首進了中堂。 

 徑直來到了中堂中央寬大的胡床下首座榻前,才拱手一一向眾人還禮。 

 正中這個厚重的黑檀木胡床,自然是四州之主——陳謙的。 

 陳望緊跟在他身後,挺直身子站立在他身側。 

 王蘊面南肅立,燈光下映照的酒糟鼻子也顯得莊重嚴肅起來。 

 只見他雙手向天虛拱了一下,然後一字一頓,沉聲道:“我奉陛下、太后、琅玡王之命,特來洛陽探望太尉之病情,並宣慰諸公及四州將士,爾等為大晉浴血奮戰,收復故都,得以祭掃先帝們陵園,全陛下之孝心,嘔心瀝血,不辭辛勞,皆有賞賜。” 

 說罷,王蘊撩衣袍坐了下來。 

 眾人一起躬身道:“食君祿,忠君事,何勞陛下恩賞,甚為惶恐,臣等謝陛下、謝太后!” 

 “諸公請坐。”王蘊揮手道。 

 站在大堂最高處的陳望心情緊張,只覺得中堂上眾文武官員眼光都在看向自己,遂低眉緊盯著身前王蘊的後背。 

 耳邊只聽到王蘊拿足了欽使的架子,口氣嚴厲地道:“陛下、太后對太尉病情頗為憂心,太尉現下究竟如何?” 

 王蘊下首身側一個有些尖利的嗓音答道:“太尉今日病情有所加重,譙國夫人急派梁司馬前去迎接的兩位道長,如今正在後院房中醫治,還無確切消息。” 

 陳望偷偷抬眼看了一下,一名紫袍白胖子官員在座中躬身回答。 

 “哦,褚長史,太尉病倒已半月有餘,難道就沒有一點好轉跡象?” 

 長史,陳望心道這在三國兩晉時期相當於地方上軍政一把手的秘書長,一定是父親親信,還姓褚。 

 姓褚的有此地位,天下只有陽翟褚氏,他和褚太后是...... 

 想著,抬眼皮又去看這名官員。 

 不成想,此人也在抬頭看他,四目相對。 

 見此人是真的胖,三十多歲,斗大的腦袋坐在肩膀上,唇上留著稀疏的八字鬍,兩團痴肥下垂的腮幫子襯托著整個臉圓滾滾的。 

 但唯有一對黑漆漆的杏仁眼,令這副略顯埋汰的胖臉生動起來。 

 哈,看這雙眸子一定是褚太后唯一的弟弟褚歆了。 

 褚歆看了看陳望,轉眼又看向王蘊道:“譙國夫人也一直未有得見,大家也只好天天來此等待消息。” 

 褚歆身側一名清瘦的紫袍文官,慢條斯理地道:“前些日子快馬來報,朝廷派叔仁兄帶良醫前來,我們也是日夜在期盼,但願太尉能安然無恙,天佑我大晉啊。” 

 “嗯,王內史請放心,杜道長在江南頗有影響,曾醫治過王右軍和中護軍顧淳等人,想來有些本事。”王蘊鄭重地答道。 

 王內史,陳望暗暗地對號入座,從離開壽春,王蘊已經把江北四州文武名單講給了陳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