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粉絲湯 作品

51.第五十一章 枇杷煎。

如春姐兒般信誓旦旦的還有同去的另一名學徒, 等到次日剩餘三名學徒也是同樣的反應。




誇張的反應直把家人弄迷糊了,險些以為晴姐兒給自家孩子灌了迷魂藥。




學徒們的話語傳開以後,也讓村民們面面相覷。




在簡家做幫工的僕婦們都覺得春姐兒幾個說得太過誇張, 暗暗懷疑幾個學徒是不是想要討好晴姐兒, 從晴姐兒手裡多摸出些許方子來。




午休,用午食, 講課, 回家。




簡家人對整個流程越發信手拈來的同時,學徒們的進步也是肉眼可見。




這般輪番練習半月後,簡雨晴宣佈春姐兒可以出師了。




出師意味著可以單獨擺攤。




春姐兒按著簡雨晴的叮囑,在城裡仔仔細細轉了一圈,決定租下揚州官署前面集市的位置。




雖然這裡攤位租金稍高些, 但每日都有固定來官署上下班的官吏、小廝和腳伕。其中不少人都因為距離以及排隊問題,都只吃過一兩次簡家餅子。




準備活計,準備食材。




次日春姐兒也正式開始擺攤了。




春姐兒後頭,幾名學徒也陸續出師。他們的攤位分佈在揚州城各個位置裡,相互距離完全不影響彼此的生意。




有簡家的招牌和醬料,生意起伏一段時間後很快穩定下來。




即便面糊和醬料都從簡家走, 春姐兒幾人賺到的銀錢也足以讓村裡人驚掉下巴。




幾戶人家揚眉吐氣,得意非常。




春姐兒家裡更是給李婆子送了一筐枇杷以表謝意。




枇杷乃是揚州附近常見的果子, 河頭村裡也常有人會在攤販手裡買些, 酸酸甜甜, 清口得很。




要是如此也不算什麼稀罕物。




只是春姐兒家送的枇杷卻有個更好聽的名字:金丸蘆橘。




其個頭比雞蛋略小些,足有掌心大小, 色澤鮮亮,香味撲鼻,一看就不是攤販賣的山野貨, 而是城裡買來的上等品。




那滋味,更是酸甜可口誘人得很。




李婆子得意之餘還不忘詢問春姐兒,得知他們還送了簡家、黃娘子家和盧婆子家後才高高興興地收下。




李婆子看著金丸蘆橘很是歡喜,嚐了口後更是得意。




她眼珠子一轉,生出個壞主意。




李婆子提起一籃金丸蘆橘往外走,拉著一幫婆子到那三戶臨時跑路的學徒門口聊天,滿嘴都是我侄女有出息,賺了錢也沒忘記我這個老太婆,最後再拿出金丸蘆橘顯擺下。




那心眼壞的,人盡皆知。




不少村民憋著笑不說,盧婆子還要湊進來一起聊。




那叫一個賤,那叫一個戳心眼。




聽著外頭的說笑聲,坐在裡面的婆子直抹淚:“我都說了,我就說了……瞧瞧現在!我都沒臉去請盧婆子幫忙說說話,找個幫工做做。”




屋裡其餘人,都不敢吱聲。




半響有人才悄聲道:“事情都發生了,誰能想得到?現在還想想看要咋辦才好……”




要怎麼辦才好呢?




屋子裡安靜的只留下呼吸聲,坐著幾人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誰能想得到,事情變化得如此快。




前半個月他們還在嘲笑春姐兒幾個是為簡家白做工,而如今被嘲笑的成了他們幾人。




事實上,薛二郎的攤子生意不差。




位處人流量最大的城門口,四五天時間便基本轉虧為盈。




問題在於幾人是合夥置辦,所有的收入都需要扣除成本後再進行平攤。




已經上交的市金、每日的麵糊錢、製作醬料的香料錢、還有製作裡脊撒子之類的食材錢……




最後薛二郎還要按入股的錢算賬,這麼一算幾名靠手藝入股的學徒到手只剩下幾十文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