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二三七章 人性

    ()        勸降的隊伍“灰頭土臉”地回到了巴達維亞。

    史世用借題發揮,當著荷蘭人的面,怒斥山裡那群人是“目無王法、死硬不改、不做安安餓殍、猶效奮臂螳螂,天兵必要渡海而滅之”!

    瓦爾克尼爾聽到翻譯將這些怒罵的話翻出,心裡暗喜。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站著說話不腰疼,當初說什麼“官逼民反”,如今折損了大順的顏面,這便要說這些話了。

    看得出大順的態度,瓦爾克尼爾暫時也就放心了。只要大順表了態,保證不會因此藉機生事,這件事總還好解決。

    只要看住了英國人,不要送槍送炮,可以慢慢打。

    現在來不及組織兵力,只要先把移民的事辦好,那些華人缺乏了北上找同胞當兵的機會,即便會讓統治區糜爛一段時間,花個十年八年的,怎麼也剿滅了。

    “特使先生,我早就說過,這些人都是一些惡棍、罪犯、沒有任何道德和廉恥心的人。現在,您終於知道了他們的惡行,這對我們雙方今後的合作,是有好處的。”

    “同時我也必須要鄭重地告知您,英國人絕對不可信。他們最擅長煽動混亂,而且經常有海盜行徑,這一點請您務必轉告給貴國的大皇帝陛下。”

    史世用心裡暗笑,臉上卻做出一副疑惑的神色,遲疑道:“說實在的,總督閣下……我很難傳達這番話。”

    “我在日本的時候,就聽說過,當年葡萄牙人狀告你們是海盜、你們也狀告葡萄牙人是海盜。”

    “本朝鼎定之後,葡萄牙的天主教傳教士又說你們是海盜、還說你們在臺灣屠殺了三四十萬人。英國人說法國人是海盜、法國人說英國人是海盜、你們又說英國人是海盜、瑞典人卻也說你們是海盜……”

    “這……著實讓我不好說。到底,誰說的是實話呢?”

    一番話弄得瓦爾克尼爾相當的尷尬,其實史世用說的一點沒錯,他們其實都是海盜,都有海盜行徑。

    只是日本鎖國,荷蘭靠著《荷蘭風說書》,把持著外部消息,可以想怎麼說怎麼說。

    大順這邊已經開始外交了,各國互相之間揭老底,對誰也沒有好處,也確實沒辦法轉達。

    若是轉達了荷蘭人的,那麼法國、瑞典、丹麥等國,對荷蘭能有好話嗎?

    也不需要胡編造謠,其實只需要將他們真正做過的事,複述一遍就夠了。

    尷尬之後,好在瓦爾克尼爾也是當總督的人,臉皮還是足夠厚,這件事必須要說清楚。

    倒不是為了影響中英關係,而是為了把這一次的華人起義,定性為英國人幕後支持的暴亂,這樣的話才能讓整個事件板上釘釘,確保大順不會干涉。

    因為,此時西方很多事都是可以作為戰爭藉口的。

    比如英國的詹金斯,顯然是海盜加走私販子嘛,那麼西班牙人割了他的耳朵,有什麼問題嗎?可這妨礙開戰了嗎?

    “特使先生,這件事我還是請您一定要轉達一下。英國人是不可信任的民族。這一次華人的反叛,也不是您說的‘打漁殺家’,而是一場由英國人主使的陰謀。希望貴國不要再被人矇蔽,甚至傳出屠殺之類的謠言。”

    “當初在臺灣,很多人也不是死於屠殺,而是他們自願前往巴達維亞謀生,從事一些築牆、蓋屋之類的工作。”

    “只是當時巴達維亞氣候溼熱,疾病橫行,到處都是沼澤,所以死亡率高了一點,留下了一些不好的記憶而已。殺死他們的,不是我們荷蘭人,而是這裡的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