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十章 找茬

    藉著紙筆,劉鈺大致給田索、田平講了講俄國的問題。

    大致講了一下1453君士坦丁堡陷落、末代公主遠嫁北方蠻子、數次俄土戰爭之事。

    田索咂摸了半天的味道,不太確信地問道:“這怎麼聽起來……像是昭烈皇帝於西川繼承大統,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這羅剎國自認正統,欲要興復羅馬,還於舊都?無非六出祁山向北,俄土戰爭向南?”

    “呃……”

    劉鈺不知道這話該怎麼接,齊國公這理解能力也是清奇,只好道:“國公抬舉他了。昭烈皇帝可是姓劉,又不是老婆姓劉……不過既要談判,稱呼就要先解決。這倒是一個可以用來拖時間、惹羅剎人震怒的切入點。”

    如果兩國交往,各國君主的稱呼就是頭等大事。開放是開放,但再開放也絕沒有一見面就先矮一頭的。

    俄國經過彼得大帝的改革,一方面積極西化,一方面也升格了自己的頭銜。

    彼得不承認自己是沙皇,而認為自己是“皇帝”,也就是“empero”。因為按照羅馬的法統,源於凱撒轉音的沙皇,比正規的“皇帝”矮半級,類似副皇帝。

    這件事對俄國很重要。

    雖然彼得死了,但是想必在俄國使團的官方翻譯那裡,肯定是要翻譯成皇帝,而不是沙皇的。

    至於這個皇帝是怎麼來的……因為1517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為了拉俄國盟友,給俄國人寫信的時候,奉承地用了“皇帝”而非“凱撒”這個詞。

    好比南明給滿清寫信聯虜平寇的時候,就約為叔侄,承認對方是帝,這就可以用來做文章。

    如李定國兩厥名王后,孫可望殺死了投降滿清的叛徒陳邦傳,南明御史李月如就彈劾孫可望“擅殺勳貴”。而陳邦傳當時明明投降了,這個國公也是滿清的國公,可封建禮法下孫可望這個明將殺滿清的國公,在禮法御史看來,也不是孫可望這個“賊”能殺的。

    在西方,1453君士坦丁堡陷落後,基督教世界只有一個皇帝,那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彼得打完了瑞典,群臣“勸進”,從故紙堆中翻出來這封信,立刻就有人“勸進”。

    認為神羅皇帝都叫俄國沙皇為皇帝了,這當然可以進一步了。

    這就好比天朝給朝鮮寫國書的時候,稱朝鮮為帝,對面敢不敢認是一回事,但書信肯定會留著,日後有用。

    於是藉著這封信為幌子,彼得登基為帝,棄凱撒而用皇帝。

    群臣勸進有功,各進一等,以此信示各國來使。

    除了被打疼了的瑞典,歐洲沒人認這個“皇帝”,哪怕後來日不落,也只能去撈個印度皇帝。

    歐洲人在“僭越”這種事上,不見得比諸夏王朝看得輕,甚至更嚴重。

    所以,齊國公就可以扯住這個“皇帝”的稱號,怒斥俄國人僭越。

    俄國人絕對會在這件事上寸步不讓,尤其是來的既然是伯爵,真要是敢在這件事上讓步,估計仕途也就到頭了,這是外交紅線。

    此外,俄國這個“凱撒”沙皇,來歷也完全值得扯一扯。你娶個末代公主就是凱撒了?

    如今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的頭銜,那是“an empire”,羅馬帝國的凱撒,你這個自封的凱撒,得到羅馬繼承人的認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