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終章 九三年(十八)

    從資本階級的視角,這種改革,為大順蓬勃發展的工業起步,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也通過這種新的生產方式完成了爪哇的分配改革,創造了更大的市場。

    從爪哇封建貴族的視角……這個,他們的視角,大順根本不在乎。

    就像大順在西南改土歸流的時候,會在乎當地土司的意見嗎?要麼接受、要麼死,並無第二條路。

    尤其是,大順因為前朝教訓——媽的,邊疆土司、酋長,說不定哪天就做大了——是以,在這種事上,自從軍改之後,尤其是劉玉以幾千人規模而不是以十萬人會戰為思路的軍改之後,那是相當激進的。

    於是,從下南洋開始的一系列操作,到現在也是大幾十年過去,改革效果顯著。

    然後,一切也就朝向大順熟悉的方向而狂奔了。

    既是統治方式、稅收、土地制度的熟悉。

    也是造反、起義、反抗這些東西的熟悉。

    歷史上,英國在印度的一定地區,按照英國的農業方式對印度的土地所有進行了一些改造。

    通過土地確定所有權、農業稅、以及土地私有制可以作為商品交易。

    其實,也就是相當於弄成了大順這邊傳統的地契模式。

    然後,英國人就懵了。

    因為盤剝、重稅等,導致高利貸橫行。而高利貸,又帶來了土地兼併。同時按照改變後的土地所有制: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你借了高利貸,沒錢還,那你把你的土地還給債主,不是理所當然的?

    於是,在印度大起義前後,大量的貧民土地所有者,既沒有錢交稅,又沒有錢還貸,只能把土地交到放貸者的手裡。當起義來臨時,貧苦農業群體,紛紛走向反抗殖民者的道路。

    並且,在印度大起義前後,就爆發了許多次貧民殺死高利貸者、土地兼併人的情況。

    以至於英國的殖民者,有些懵地發現【沒有一個階層,像失地小農一樣反抗我們】、【印度小農逐漸由痛恨放貸者、土地兼併者,演化為仇恨英國的統治】……

    是的。

    英國人當時是有些懵的。

    而英國人懵的這種情況,若在大順看來,這有什麼可懵的?

    只會覺得:意!好!這個我熟,對此我有豐富的經驗。

    所以,這其實是個普遍問題,也即老馬說的小農土地所有制的普遍問題。

    因為是小農土地所有制的普遍問題。

    而大順又把小農土地所有制強加給了統治地區。

    於是這個普遍問題,也就演化為了普遍的、類似的反抗。

    這種反抗,又因為大順這邊的殖民觀,而被加強。

    因為小塊土地私有制,本身就是有利於大順資本的。

    私有制,方便交易。

    小塊,方便破產和放貸。

    這為兼併大開方便之門——法革前的法國,你兼併都沒法兼,因為地是誰的都弄不清楚,各種封建權利加在土地上,資本買地都買不明白。圈地運動則是屬於,既然小塊土地私有制早晚得兼併成大土地所有制,那還脫褲子放屁幹啥?直接強行把村社集體土地,私有化。只要我先完成了兼併,那麼我就不必考慮小塊土地私有制下兼併過程中的反抗——反抗鎮壓掉,剩下的要麼去工場做工、要麼去北美種植園當契約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