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二八零章 最終的鬧劇(六)

    而伴隨著鐵路、火輪船等降低物流成本的新技術的即將出現。

    一場比之廢漕改海導致的揚州魯西等運河經濟區快速衰敗的“經濟格局重寫”,即將出現。

    從大順“總的生產力”來看,無疑,是進步的、提升的。

    但是,從各個地區、各個省、各個府縣分散的手工業經濟區來看,這將帶來一場毀滅。

    快速的改變,也即會帶來劇痛。

    一個廢漕改海,一個貿易中心從廣東挪到松蘇。

    這都讓大順疼了三十年。

    從魯西地區的漕工起義、到揚州鹽工起義、再到五嶺腳伕起義、粵繡織工起義、松蘇反抗南洋米低糧價騷動……連綿不斷。

    看上去,大順這二三十年的變革,光鮮亮麗。

    但這光鮮的背後,是劉鈺的青州軍軍改後的軍隊,從京畿鎮壓到五嶺、從揚州殺到了魯西。

    而廢漕改海、貿易中心北移松蘇,只是涉及到了“商業”,還沒涉及到“工業”。

    武夷山的茶農依舊在種茶,只是五嶺的腳伕失業了。

    兩淮地區的鹽依舊在海邊產,只是揚州的鹽工打包工失業了。

    魯西地區的基本經濟還算完整,只是圍繞著臨清、濟寧等地的和商業、運輸有關的人失業了。

    然而。

    新的運輸工具的使用,物流成本的降低,這將徹底重塑大順的經濟格局。

    簡單來說。

    在沒有火輪船之前。

    湖北的紡織業,哪怕技術低於松蘇、哪怕棉花靛藍等原材料不如松蘇靠近殖民地海運的優勢。

    但憑藉“逆流而上”這個“天然關稅”。

    湖北的紡織業,依舊還能抗的住——這就和歷史上蘇伊士運河修通之前,歐洲的確蒸汽機了、歐洲地區產業革命了,但是,海運不要錢嗎?不要成本嗎?還不是鬧出來了1893年南通布反擊機織布、把歐洲布壓到了上海城內的名場面?

    真正要改變大順經濟格局、導致劇痛的,不是松蘇的那幾個蒸汽工廠、也不是松蘇的那幾項新技術。

    而是……物流成本。

    更具體點,也即即將投入使用的、可以逆流而上的【火輪船】。

    這,對大順的影響。

    將如16世紀,歐洲的風帆船沿著大海,來到了印度和中國。

    而讓曾經富庶的西域,徹底淪為了一片荒涼;曾經坐地收錢的奧斯曼,逐漸沒落;曾經輝煌的阿拉伯文明,開始衰落。

    在大順,看不到這個問題的人,是沒資格談自由貿易的。

    在技術不斷進步之前,在火輪船和鐵路開始讓有先見之明的人擔憂內部經濟崩潰之前。

    大順,是有國內統一市場的,並且理論上也是沒有內部關稅和地方保護主義的。

    因為,大自然,就是天然的關稅。

    都有天然的關稅了,為什麼還需要行政手段?

    而現在,認識不到人類已經開始撕碎大自然的“天然關稅”的人,認識不到大順即將迎來一波比廢漕改海更嚴峻的經濟格局變動的人。

    完全沒有資格去染指皇位。

    甚至,實際上,若不能明白這一點,實際上連天佑殿、六政府都沒資格進。

    昨日商業繁華的魯西,二十年間混成了山東的經濟窪地,一片蕭條,乃至於一些繁華商業城市連“縣誌”都編不起了。

    連其中到底因為什麼都搞不明白,反而訴諸於什麼思想的守舊、什麼沒有商業意識、什麼投資不過臨清關……這樣的人,是不配在這個變革的時代,領導大順前進的。二十年前繁華的“小揚州”,難道二十年前那裡的人思想不守舊、那裡的人就有商業意識,而二十年後就沒有了?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有些社會存在,比如海運、比如狹小的國土、比如內部關稅林立,在歐洲,是“理所當然”的。是作為理論裡不需要探討的問題的。

    就像是,東北人談及臘月,是不需要加上“天氣零下二三十度”這個條件的,因為他們覺得加上這句話等於脫褲子放屁。

    但是,作為一套完整的、以普遍適用為目的、以世界貿易為核心的理論,是不可以不增加各種條件。甚至於,不可以不考慮在西歐完全視作不需要著重考慮的“運輸成本”的問題。

    在歐洲,尤其是英國這樣的小島國,運輸成本,似乎可以忽略不計。

    但在大順……技術進步,在這個時代,甚至無法抵消運輸成本的優勢。

    這,就是很多很多年前,劉鈺去黑龍江江畔抵抗羅剎入侵時候,看到的松花江的府兵家裡“狗彘食人食”,但一個個缺銀子缺到哭爹喊孃的原因。在沒有一條鐵路貫穿松遼分水嶺之前,松嫩平原,連當商品糧基地的資格都沒有。

    也即是,劉鈺說的“兩條腿”裡的“人均糧食擁有量”,在大順,壓根沒有實際意義的原因。也即是他為什麼非要解決“這兩條腿”的問題的原因。

    而最終,劉鈺選的“前所未有的向東大遷徙”這條路線,實質上,選的還是兩條腿中的“糧食不長腿但人長腿”的路線,而不是“糧食不長腿,那就給它安上腿”的路線。

    畢竟,給商品安腿,還是讓人長腿往商品運輸更便利的地方跑,這兩條路,後者似乎更容易一些。

    但,無論是給商品安上腿,還是讓長腿的人往沿海海運地區集中,對於大順而言,都將是一場“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必將徹底重塑大順的經濟格局。

    是讓因為天然關稅而散佈在各省各府的“星星”,揉碎後化為東海沿海的一輪“烈日”的過程。

    比起廢漕改海,這只是動了動“商業和運輸”的利益、波及的人數不太多的這點“小改革”。

    這場給商品接上腿的大變動,真的可以讓二三十年間從京畿運河到嶺南腳伕的延綿起義相形見絀——百萬漕工、鹽工、船工腳伕而已。毛毛雨啦。

    這次要動的,是至少2000多萬人的、分佈在各地的如星辰般分佈的手工業中心。以及大約一個億以縣城為中心的區域經濟小農和小生產者手工業。

    百萬漕工?二十萬五嶺腳伕?百萬,很多嗎?

    見過什麼叫涉及上億人口農村普遍破產、小農經濟大崩潰的大變局嗎?

    百萬,在大順,是可以鎮壓下去的“小”事。百萬級別,真的是“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