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一七七章 英國的總崩潰(五)

    喬治三世也是這麼想的。

    所以,利用漢諾威問題做支點,利用利物浦叛亂的這個契機,就可以通過貴族們的恐慌、和之前的反對派也就是愛國者黨那群人成為眾失之的的機會,名正言順地擴大常備軍、完成坎伯蘭公爵當初預想的軍改,把軍官的升遷等權力收歸政府。

    這裡面,一共三個問題。

    每個問題,都可以拿來說事。

    第一個問題,此時英國打仗,還有相當一部分軍隊,是黑森僱傭兵。黑森僱傭兵名義上效忠的是漢諾威選侯、帝國大司庫,雖然實質上是效忠於錢。

    英國的常備軍問題,是一個……不能說是英國特色的問題,而是任何一個行政封建的國家都會遇到的問題。

    取消常備軍、堅持買官制和團長所有制,是英國“自由”的依仗。

    同樣的,取消常備軍、堅持各藩擁有自己的武裝,是日本“自由”的依仗。

    取消常備軍,放開藩鎮,各地自行招募,也是大唐安史之亂後“自由”的依仗。

    沒啥神奇的。

    但英國的問題就出在“黑森僱傭兵”身上。

    為啥要用黑森僱傭兵?

    首先,因為英國沒有大量的常備軍。

    常備軍是被議會堅決反對的,因為貴族們相信自己招募的民兵,不相信政府的常備軍。

    政府有了常備軍,這還了得?

    什麼叫買官制和團長所有制,是英國“自由”的基礎?

    這就叫。

    又沒有大量常備軍。

    又想著當大西洋霸主。

    咋辦?

    僱傭兵走起啊。

    再者。

    因為便宜。

    德國的貴族們,自己招兵,打包出租給英國。

    士兵那三成,在家裡招兵的貴族拿七成。這也比英國自己組建常備軍便宜。

    而這,又不需要違背《民兵法》要求的民兵不得出國作戰的議會法律。

    同時英國又需要海外擴張、遏制法國,沒有部隊當個錘子的全球帝國?

    而問題就出在這。

    如果英國內部發生了叛亂、或者說北美選擇分離。

    國王用英國士兵去鎮壓,和用黑森僱傭兵去鎮壓,這就是完全兩個概念了。

    “借師助剿”這種事,不管放在哪都是相當膈應人、相當損害合法性的。

    英國人打英國人,怎麼都好說。

    最多也就扣個暴君的帽子,頂天了。

    英國國王,帶著兩萬德國黑森兵,來打英國人……

    這事,就不好說了。

    這成啥了?

    雖然說,這事其實也正常。

    但,一百年前正常、二百年前正常、一千年前正常……

    現在就不正常了。

    這就是啟蒙運動的作用之一。

    一百年前,要說哪個國王皇帝,借師助剿、或者用僱傭兵屠殺本國的人,正常的實在不能再正常。

    現在,這就不正常了。

    時代在進步、人民在覺醒。過去正常的、理所當然的事,現在已經逐漸變得不那麼理所當然。

    但歐洲嘛,在法革之前,封建惡臭味太濃。包括後世,除了法、俄之外,其餘國家基本上保留了相當大的封建殘餘,尤其是文化上。

    所以,就現在來說,喬治三世用黑森僱傭兵,在法理上也說得過去。

    他是不列顛國王,也是漢諾威選侯。

    德國貴族,幫著神聖羅馬帝國大司庫打仗、鎮壓,這也說得過去不是?

    但是,就如布特勳爵告訴他的。

    要麼,他當盎格魯薩克遜人的國王。

    要麼,他當英國和漢諾威的國王。

    這兩個,現在已經無法兼容了。

    戰敗既已不可避免,那麼以後他再僱傭黑森僱傭兵,就不好說了。

    這就又牽扯出第二個問題。

    理論上,即便他不再是漢諾威選侯,和德國徹底脫鉤,就是個純粹的英國國王。

    那麼,對外戰爭的時候,理論上僱傭點德國兵,也不是不行。對外戰爭嘛,找僱傭兵幫著打,又省錢、又不會造成國內動盪,國內也不會不支持。

    但是,只有對外戰爭嗎?

    之前的仗打的那麼大,皮特拍拍屁股死了,留下一大堆的爛攤子。

    就說北美的大量英軍,還有因為戰爭而擴大的暫時性的常備軍規模。

    按照正常來說,戰後肯定是要裁撤的。

    那問題來了,這幾萬士兵,直接讓他們退伍滾蛋,倒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