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一一零章 死與復仇(十)

    但在宗教這個問題之外,考慮物質、土地、人口、名聲之類的東西,大順這邊和歐洲並沒有隔閡。

    是以,大順這邊要把俘虜送回英國的這件事上,李欗等人還是做了一個向法國示好的決議。

    既可以認為是示好。

    也可以認為是某種戰略外交上的暗示。

    一般來說,法國人應該能夠看懂大順的這種示好和暗示的,因為這涉及到法國的一些政治敏感的地區。

    李欗對德·拉·克魯提議,這邊押送的英國俘虜,在直布羅陀裝船後,會在法國的敦刻爾克逗留。

    德·拉·克魯應該立刻將直布羅陀被攻克的消息,傳遞迴巴黎。而巴黎那邊,也應該立刻遴選出合適的外交人員,與大順在巴黎的外交人員一起,前往倫敦。

    一方面,是要刺探一下英國的輿論情況、議會態度、以及英國的戰爭潛力。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大順和法國之間能夠繼續保持彼此之間的信任,不會單獨和英國進行私下的和談,並出賣對方。

    這種事,大順怕、法國也怕。

    以為法國實實在在被曾經的“盟友”,在戰爭中背叛過,比如那場英法一起幹爆荷蘭的戰爭,就是打到一半,法國被英國背叛了。

    而大順這邊,也是實實在在不能相信所謂的“盟友”,畢竟大順這群人,縱然學的是所謂的新學,可是《三國演義》可是自小就看的,誰說盟友就一定不會中途背叛?

    到時候,晉陽之戰打到一半了,再出個張孟談,留下個唇亡齒寒的歐洲版典故,那樂子可就大了。

    而選擇敦刻爾克,作為俘虜的中轉地,以及中法兩國外交人員登船赴倫敦的地點,也算是大順的一種戰略外交上的示好暗示,而且在法國人看來屬於是那種在“敏感的地區”站隊的、尊重歷史傳統的一種示好暗示。

    應該說,至今為止,大順和法國在歐洲的幾場關鍵戰役主要是贏的這幾場其實都算是幫著法國擦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後的屁股。

    梅諾卡島、直布羅陀,以及大順這邊提出的俘虜中轉的敦刻爾克,都是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歷史遺留問題。

    梅諾卡島和直布羅陀不提。

    而大順選擇讓自己運送英國戰俘的船,前往敦刻爾克,並且希望在那裡和法國的外交官匯合,是有政治意義的。

    兩個政治意義。

    其一:大順認可敦刻爾克是法國的領土。

    其二:大順承認、認可、甚至用實際行動,捍衛路易十四對敦刻爾克的承諾與定位:

    敦刻爾克問題,一直是法國的痛,也算是法國的愛國者們,一直不願觸碰的傷疤。

    就如同荷蘭人懷念黃金時代一樣。

    法國人也懷念自己的黃金時代,而法國黃金時代的終結,就現在來說,這個轉折點一般被視作“布倫海姆之戰”。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轉折點,也是法國“路易十四大擴張時代的終結”。

    而敦刻爾克,則算是法國的一個不可觸碰的傷疤。

    因為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後,英國逼著法國,拆了敦刻爾克的港口、防禦設施、填平了港口、燒燬了商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