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八二一章 自身定位(上)

    程廷祚也是讚許了嗯了一聲,也只是嗯了一聲,隨後從袖中掏出了一封書信,遞給了孟松麓道:“這是興國公這次派人來發樹苗時,傳給我的一封信。你且看看吧。”

    說罷,趁著孟松麓看信的光景,和權哲身聊了幾句。

    他年紀既大,名聲這幾年也高,自是站在一個和李瀷平輩的角度,對李瀷學問中的基督教思想提出了一些批評,又很專業地從儒生的角度指出李瀷的本性之說,有告子之論,恐非正途。

    程廷祚既是專業人士,指出的問題也確實存在,權哲身雖非國人,但是儒生,自是小輩。雖說弟子不聞師過,但終究學問尚淺,被程廷祚幾句話,便說的心神動搖,覺得大國之儒果然不同,確實非東藩小地之能比。

    另一旁在那看信的孟松麓,逐字逐句地將劉鈺給他們學派的信看完。

    看完之後,深深地嘆了口氣。

    信上的內容挺多,但總結起來也就那麼一些內容。

    但顏李學派本身作為廣義上的《周禮》政派,而非經書教派,和劉鈺這種官僚在很多事情的看法上還是能互相講通的。

    縱然有爭執,但是一些討論的底層邏輯是基本一致的,倒不至於全然出現你說成門樓子、我說胯骨軸子的情況。

    “先生,興國公的信,其餘人也看了嗎?”

    程廷祚點點頭道:“看了。霸術太重,可陽謀既行,叫人無可奈何。”

    孟松麓聽到霸術二字,也只能苦笑。一旁的權哲身完全不懂二人在說什麼,但他也自守禮,並不去問,雖然他對這個鄉社的感覺非常好,覺得這就是他理想中的未來,但似乎好像現在並不是問這個的時候,大概是鄉社出了什麼問題。

    劉鈺的信上,確實是把一些東西寫的昭然若揭。

    開頭就先講了當初移民錫蘭的故事。

    說,當初他逼著荷蘭人,不得不解決爪哇唐人,因為蔗糖過剩加勒比蔗糖崛起導致單一的種植業出現了危機。

    又使武力壓迫,使得荷蘭人不敢屠戮。

    遂只能接受移唐人於錫蘭的做法。

    移去之後,整修水利,消耗民力,民皆苦怨。

    待到水利基本完成、稻田基本自足、唐人怨氣滔天之時,中荷開戰。

    遂得數萬歸義軍。

    以荷蘭人為暴政;以朝廷為德政。

    如今呢,這裡的情況是類似的,運河、海堤、基本水利這幾項大基建已經基本完成。

    可你們鄉社也已經到了極限,但最基本的基礎建設也已經完成。

    運河修通、棉產地、小麥輪作糧產地,以及逐漸發展的海外市場,此等巨大優勢下,只要資本注入,完成轉型,以紡織為主、種植為副,則鄉社即可富裕。

    也就是說,此時正是鄉社改革的最佳時機。繼續拖下去,問題只會越來越多。

    錢,不是問題。

    劉鈺在信上表示,借,肯定是可以借的。

    甚至於,他又不是專門放貸的,也未必非要以利益為導向。

    但現在這種情況,肯定是不能借的,因為鄉社的情況讓他很不滿意,他也不覺得這算是什麼好的方向。

    固有問題,諸如全國去哪找這麼多理想主義的儒生、去哪再出找這種根本不需要解決地主土地矛盾的鄉社等等,這都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