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八二一章 自身定位(上)

    趙立本倒是沒想什麼“不慮而知”之類的東西。

    只是這些年的生活,拓展了他的視野,使得過去圍繞在他身邊的百里世界,拓展了五千裡。

    錫蘭國的高浪埠,他自是沒去過的。

    但評書裡的黃龍府,雖然此黃龍府非彼黃龍府,終究自己是去過一個很遠很遠的、氣候截然不同的、甚至在金礦裡還見到了朝鮮國逃亡者的黃龍府。

    至於錫蘭國的高浪埠,想來也差不多。

    總歸,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自己當初就是被所謂的勞務派遣的人販子騙了,去了那邊差點死了,也不知道三弟能否活下來。

    至於這裡的一切,已經沒有太多可以留戀的東西了。

    他並不能用很宏觀的視角去感受這個世界,但從他自己這些年的感受,和從父母朋友那裡聽到的過去的故事相比,也隱隱感覺到,這世道要變了。

    在這個和過去不同的、在江蘇關東南洋登州府等幾處已經取消了嚴格身份控制的時代,有了一筆錢,意味著可以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了。

    或是買地、或是開個小燒鍋、或是辦個小油坊,甚至辦上二三臺織機自己一家人歇機器不歇,縱然沒有奴僕可用,可頓頓吃饃,總應是可以做到的。

    相較於江蘇省從淮南到淮南廣闊地區的、數百萬被動捲入時代大潮中,全無選擇只能被迫接受改革一切的人來說,趙立本無疑算是因禍得福的幸運者。

    只是,個人有這樣的運氣,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弟弟也可以跟著他離開鄉社。

    然而,對這裡鄉社的人來說,並沒有自己的選擇。

    離開鄉社,意味著失去了“授田”的資格,失去了祖祖輩輩最為重視的土地夢想。

    況且,離開之後,一無所有,過的也未必比現在好。

    可週邊的故事,越來越多的傳到這裡,人心終是散了,宗教化的聖堂聖學,似也無法凝聚了。

    而對鄉社的組織者而言,他們想要躲開江蘇的改革,最終只是拖延了五年,五年之後,伴隨著運河修通,他們也不得不考慮鄉社的未來了。

    幾日後,孟松麓領著權哲身來到了鄉社。

    鄉社裡學農學的儒生,正在各個保甲間,分發一些樹苗。

    年紀已老的程廷祚也在那裡,孟松麓急忙帶著權哲身趕過去,略說了一下權哲身的來歷和此番借款之行的諸多問題後,看著那些樹苗,奇道:“先生,這是?”

    “興國公撥錢,在淮南墾區發放的,要求不管是墾荒公司,還是咱麼鄉社,都要種植一批楝樹,有苗圃提供樹苗。還發了一些蘋果之類的苗木,但這些不強制。唯獨楝樹,種籽可榨油,樹皮可防釘螺蛔蟲之害,要求各處必須種植一定的數量,取代榨油率更高的桐桕,為其藥用,之後去除釘螺蛔蟲之害。”

    看著遠處正在領取樹苗的百姓,孟松麓還是忍不住為劉鈺的改革說了一句好話。

    “自古云,朝廷之權,不下於縣。興國公於淮南改革,別的不說,棉種改良、推廣楝樹除蟲,推行下來,比起過去鄉村,著實便捷百倍不止。若能將墨西哥棉推廣至全國、略遏釘螺蛔蟲之害,僅此一事,興國公可謂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