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八零三章 上國心態(一)

    而且這件事,牽扯的是藩屬怎麼看待大順的問題,大順肯定是有自己的政治正確的。

    總不能說藩屬說你行的不是王道、我們才是王道。大順這邊的儒生不可能就趕緊點頭,沒錯,你說得對,這朝廷已經不是王道正統了,你趕緊過鴨綠江來建設王道樂土吧,我們易服歡迎。

    總歸這些年在江南的經濟變革所引發的學術思考中,對天下這個概念、以及怎麼維繫天下,至少得有半數的儒生對劉鈺搞輕重術霸道,是避而不談的。

    大家都知道,大家都不說。

    不會閒著沒事幹拿這個搏名。

    一來搏不出來。

    二來容易被那些大商人、參與到貿易中的轉型士紳,僱一群流氓打一頓,再寫書唱戲抹黑。

    當然這是對外的。

    對內的話,江蘇的讀書人群體,對有些事也是一種看破不說破的狀態。

    比如鹽政改革之後,松江府取代了揚州,成為了五省鹽業的物流和金融中心。

    固然說,朝廷從鹽稅裡徵了一筆稅。

    但終究是官督商營,新的一批鹽商群體依舊獲得了足夠的利潤。

    而獲得的這些利潤,又投資到了江蘇省內。

    比如蘇北的海堤、水利工程,至少三分之一的投資,其實源於五省的老百姓吃的鹽的錢。

    相當於抽了五省老百姓的錢,修了蘇北的海堤和運河。

    再比如關東的大豆種植業,蘇北的棉產量蹭蹭地上漲,那幾乎都是廢話。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豆價壓得低,棉才有的賺。

    省內眾人都得了好處,難道蹦著高說這不合理?這不合王道?

    雖然一部分人很懷疑,劉鈺之所以非要廢掉揚州,讓鹽業中心和輕工業中心重合,有可能是為了將來某一日,藉助鹽業的運輸渠道,把蘇南的輕工業品一併運出去,借用鹽業形成的成型的運輸線和市場範圍。

    但現在也只是懷疑,至少此時還沒看出來確實準備這麼辦。

    是以好處大家都得到了,又會有幾個人站出來把話說破?

    反正現實就是這麼個情況,自耕農以上生活水平整體都有所提升。

    本身大順的自耕農和英國那邊又不一樣,英國圈地所影響的那些自耕農,是靠“公地”維繫生活的,圈了公地,只靠自己那點自留地肯定是活不下去;大順江蘇的自耕農,是靠男耕女織維持的,別說公地了,公池塘都早就私有化了,只要維繫女織不破,受影響最大的終究還是自耕農以下的佃農。

    織機下鄉,外部掠奪,穩住了江蘇的自耕農,毀滅了江蘇的佃農。士大夫對佃農的態度……也真算不上關注,甚至基本都不算在“民”的範疇內,尤其是取消人頭稅役之後,基本開除民籍了。

    總體上,刨除掉受影響的揚淮運河的一百五十多萬人,刨除掉廣大的佃農,刨除掉被抓去流放到東北或者南洋做苦工契約奴的,刨除掉被迫鑽進工廠梳毛搓棉的……基本上在“民”的範疇內,劉鈺做到了讓“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

    本身孟松麓等人的鄉約鄉賢村社的嘗試就已失敗,對一些原本的義理想法本就已經有所動搖,或者說至少在江蘇這裡是有所動搖的。

    劉鈺寫信諷刺他的老師,說他們學派假裝天下最大的矛盾是人均百畝地吃不飽。但劉鈺的辦法能不能用在全天下?顯然也不行。但至少在江蘇,現在看來,效果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