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八零三章 上國心態(一)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權哲身當然聽出來了孟松麓言語中的一絲反諷,他嘴裡也就不那麼幹淨,大著膽子道:“孟兄,其實有句話我不知當講不當講。”

    “依你所言,興國公所用手段,皆霸道輕重之術。天朝既為上國,當為萬國表率,行王道而披天下。朝鮮小國,卻不忘守禮……”

    雖然在天下概念內,兩個人是有共同語言的。

    但終究大順當初用過非常激進的華夷學問,這幾年劉鈺又在為即將爆發的“一戰”做輿論宣傳,孟松麓聽了權哲身的話,便很是不舒服。心道你們也配提王道?

    但他終究是個讀書人,沒有直接罵街,而是笑著引用了一段真正的霸道輕重術。

    “昔者,齊國多鹽,楚國多金。管仲曰:使夷吾得居楚之黃金,吾能令農毋耕而食,女毋織而衣。”

    “齊桓遂以鹽換金,得金數萬。桓公遂召管子而問曰:安用金而可?管子對曰:請以令使賀獻、出正籍者必以金,金坐長而百倍。運金之重以衡萬物,盡歸於君。故此所謂用若挹於河海,若輸之給馬。此陰王之業。”

    “趙兄說興國公用霸道輕重術,以我觀之,這輕重術還是貴國用的更勝一籌啊。”

    一句話,就讓權哲身直接破防了。

    孟松麓引用的這番話,大意就是齊國不產黃金,也可能是銅,總之就是貴金屬。

    管仲用鹽從國外換了大量貴金屬,然後宣佈貴金屬作為法定貨幣,規定繳稅上貢都得用金,而齊國上下手裡唯一有貴金屬的只有管仲和齊王,於是憑藉手裡的貴金屬作為貨幣,齊王富集了齊國的大量“國民財富”。

    而孟松麓之所以引用這句話,其實是在諷刺朝鮮國的軍佈政策。

    管仲用鹽,換了國外的金,再宣佈不管是朝賀、納稅等,都得用金,於是金貴,朝廷手裡的金能換更多的東西。

    你朝鮮國搞還米制,用米換大順的布,再宣佈軍布稅繼續保留,良丁繼續用布納稅,於是不得不買布。朝廷手裡的布,就能換更多的糧食。

    這不是一樣的東西嗎?

    到底誰在用霸道輕重術?你這哪王道呢?

    至於說劉鈺到底搞沒搞輕重術,孟松麓心裡其實也明白,確實是搞了。

    尤其是對外政策上,孟松麓也不得不承認,大順確實是用的霸道。

    霸道並不代表非得刀槍劍戟。

    齊桓公當年問過管仲,四夷不服,恐其逆政遊於天下而傷寡人,寡人之行為此有道乎?

    管仲曰:朝鮮不朝,請文皮、小服而為幣。故物無主,事無接,遠近無以相因,則四夷不得而朝矣。

    齊桓公說,朝鮮不來朝貢咋辦?

    管仲說,簡單,朝鮮國盛產毛皮、貂,那就把毛皮和貂,拉進經濟體系之中,給予很高的經濟價值。把他們的文皮、小服拉進經濟體系內,你看他來不來朝貢?

    而大順對朝鮮的政策,也確實是這樣搞的。通過開埠,強行把朝鮮國的人參、貂皮、紙張、鹿茸、糧食等,拉入了大順的經濟體系。

    糧食還好。

    這人參、貂皮、鹿茸等的產業鏈,面向的就是大順市場。深度捆綁之下,不朝貢也得朝貢,根本不可能搞大順之前那種純粹小農內部循環的模式。

    當然,這種方式,肯定不算是王道。但大順開國所塑造的學術環境,一個個慷慨激昂力圖洗刷前朝末期的文人羞恥,要說對外政策上,孟松麓嘴上說支持王道,但內心對這種輕重術的霸道手段,還是比較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