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七八七章 工業革命(四)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英國產業革命、工業革命的基礎,是在產業革命之前已經發生的農業革命。

    但大順是沒必要學這一套的。

    或者說即便要學也要搞清楚這到底意味著什麼,而不要去刻舟求劍。

    因為兩者的情況有著根本性的不同。

    英國人非常自豪地說,圈地之後,再加上農業革命,英國的小麥每英畝產量,從原來的每英畝2.15夸特,提升到了3.25夸特。

    這個數據意味著什麼?

    一英畝,等於6畝地。

    一夸特,在諾曼征服後作為小麥重量單位,是512磅,大約是450斤。

    換成更容易理解的數據,圈地和農業革命之前,畝產是150斤;圈地和農業革命之後,提升到了200斤。但到200斤的統計這一步,已經是1800年了。

    這個數據,對大順而言,毫無意義。

    因為純粹技術意義上的農業革命,在西漢,已經完成了。

    畝產150斤,而且還是單季種植、還要休耕,這很高嗎?

    透過現象看本質,對大順而言,大順特色的“工業革命前置的農業革命”,是搞到一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而不是去搞什麼畝產革命。

    因為就現在這個沒化肥的時代,大順的畝產已經到頂了,不可能再高了。

    重要的,是找出一個地方,一百畝地的糧食,種植者全家只能吃30畝,剩下的70畝作為商品,進入市場流通。

    對上,使得朝廷在白銀湧入後的不知所措中,不會倒退回實物稅,而是確信錢可以買到糧食。

    明末一些大儒認為明初制度好、認為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和白銀貨幣毀了大明的思潮,其實就是面對實物稅改貨幣稅、商品經濟發展、白銀巨量流入後的不知所措,人在不知所措的時候會自發反動追溯,大順終於克服了這個不知所措。

    對下,使得工商業發達地區,可以種植經濟作物、從事工商業發展,從“魚米之鄉”、“漕米之半”的商品糧基地地位解放出來。

    “產糧大省”,在資本主義發展中,從來不是個好詞。比如後世的河南、東三省、蘇北。

    但又是資本主義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人均三畝地,是出不來商品糧的。因為農民首先要保證自己吃飽,然後才會賣糧。吃飽了地瓜,還想吃個白麵饃饃呢。

    人均三十畝、甚至一百畝的地方,才能做商品糧基地。因為一個種一百畝土地的人,和一個種十畝地的人,吃的飯量是一樣的。

    大順特色的“工業革命前置的農業革命”,就是下南洋、拓關東。

    對英國來說,農業革命和圈地運動,帶來了四個好處。

    廉價的勞動力。

    為工業發展提供資金。

    為城鎮提供糧食。

    拓展工業品市場。

    其中,前兩項最為重要;後兩項基本算是湊數的。

    第三項可以靠東歐的再度農奴化,第四項本土的那點市場實則根本養不活英國的工業。

    然而對大順而言,這四大好處中的前兩項,卵用沒有。

    大順一點都不缺廉價勞動力。這一點毋庸置疑。

    被後世吹的神乎其神的英國紡織業,1750年,棉紡織業海關出口量,不是關稅量而是出口總額,是4.6萬英鎊,摺合15萬兩白銀。英國直到1780年,議會還專門出臺了特殊法令,全面禁止印度棉布進口4年時間,不只是加關稅,而是全面的行政令禁止——這就是自由貿易。

    中國和英國,在18世紀,最大的差距,在於英國可以徵收gnp的13.5%的稅;而大順在劉鈺改革之前,不說14%國民生產總值的稅,能不能收到手裡1.4%,都是個問題。

    大順再怎麼差,也不至於棉紡織品出口量,只有15萬兩白銀。

    更不可能在這個時間點,對印度棉布搞行政禁止。丟不起這人。

    大順的新興階層,其實也根本不缺工業發展所需的資金。尤其是劉鈺毀滅了揚州,迫使資本南遷之後,更不缺。

    相反,對英國意義不是很大的第三項、第四項,也就是為城鎮提供糧食、拓展工業品市場,這才是大順工業革命前的農業首要問題。

    下南洋、資本去關東圈地,劉鈺之前二十餘年的一系列築基,也都是在解決這個問題。

    南洋的稻米種植園、關東的大豆農場,解決了這兩個問題。

    至少,東北地區脆弱的男耕女織經濟,和嚴寒無比的不能種植棉花的氣候,為蘇南的輕工業品,提供了一個國內市場。

    幸運的是,東北冬天冷,但夏天真的熱,雨熱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