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六九一章 嫻熟

    其實不少人此時都有些埋怨,要不是劉鈺這幾年搞南洋開發,從蘇北這邊運人下南洋,這一次掙得更多。人頭多,將來分的錢就多。

    如今欠下債的今年該下南洋的人,都被弄到了基礎關鍵地幹活去了。或是過河的交叉道、或是入海口、或是防潮堤等關鍵處。

    這些人如今就不歸這些鄉紳管了,人頭錢自然也拿不到了。

    至於修淮河本身,各路鄉紳心裡也不好說支持,或者不支持。

    這是個很複雜的情況,不能簡單的水利就是好能概括的。

    不修淮河,經常受災,便有蠲免。蠲免的主要受益者……如今是按畝徵稅,人頭稅廢掉了,那蠲免的主要受益者當然也是土地所有者。

    但反過來說,修了淮河水利,土地好了,自己收的租子也多了。

    然而再反過來說,水災變水利,九等田成二等水澆田了,這稅也上來了,朝廷肯定是要派人來清查田畝的。一清查田畝,很多躲開的稅收就又找上來了。

    總之,有好有壞。

    但對修淮河這個任務,他們也知道輕重,既是承包了,那就得幹完。幹不完是要出大事的。這和關乎社稷無關,主要是劉鈺之前說了,他只要河段,別的可以商量,河段不能完工,西域種麥子、南洋砍甘蔗,二選一。

    而這,也就引出了這場貪腐剋扣大案的基本邏輯:朝廷發的是米,百姓吃米和吃苞米麵,對幹活來說並無區別。

    吃苞谷面、雜和麵也死不了,也能幹活,也能吃飽,也能完工。

    正如皇帝叮囑劉鈺的邏輯:冬天的活幹完,是第一優先級一樣。

    士紳也是一樣的邏輯。

    只要把活幹完,剩下的事就都好說。

    鄉紳官僚見錢,如蠅見血。剝皮萱草都不怕,知道要先把活幹完在這前提下搞錢,亦算是巨大的覺悟了。

    李鄉紳趕到這一片的望族、鄉紳領袖王監生家裡的時候,和他們一起承包的鄉紳都已經趕過來了。

    正如大明土木堡引發了納捐事類似的道理,大順有幾個地方的監生之類是最多的。

    一是蘇北、二是西京。

    稅收體制和財政制度在這擺著,無能低效。地方鬧災,或者邊境打仗,就需要動員當地士紳的力量。

    而動員不能紅口白牙,得給好處。大順唯一能給的好處,就是學歷。

    包括大順能絕地反擊復天下,靠的也不是“保天下”的口號,而是通過保天下的口號,使得之前的均田政策,被合理地被取消了。

    否則固然甲申年大順入京的時候,南方奴隸興呼乾坤倒轉,我輩何以常為奴;一片石之後,士紳可也看到了乾坤顛倒,我輩何以被追繳助餉分田。

    王監生的監生,就是蘇北大災時候,捐錢捐物捐出來的。

    鄉紳出錢,朝廷給學歷,給一張“統治階級入門券”。

    不過自從上次活埋事件後,蘇北的鄉紳們老實了一段時間,至少沒再怎麼幹類似誣陷別人要造反直接活埋三十幾個這樣的事。

    也算是蘇北鄉紳,給了朝廷一個巨大的面子。

    只是這一次不是類似於活埋百姓這樣的大事,而是藉著朝廷漏洞賺點錢的小事,王監生的心思也早活絡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