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六九一章 嫻熟

    這一套誘人犯罪手段,比起鹽政和謀劃了二十年的運河改革,簡直是簡陋至極,甚至連釣魚都算不上了。

    之前在松江府,田貞儀也還嘲笑過劉鈺,說劉鈺搞那種陽謀手段搞多了,簡直不懂什麼叫陰謀了。

    而劉鈺則笑嘲,說是田貞儀可能懂宮廷和朝堂,卻根本不懂什麼叫基層鄉紳。

    歷史上曾有過一個非常有名的案子,滿清的甘肅米案。這個案子倒是非常簡單,以後世理解就是賣學歷,一個想賣一個想買,窩到最後要不是因為蘇菲派和哈乃斐派的衝突導致的平叛戰爭,發現年年報乾旱的地方整天下雨行軍困難,可能一輩子都出不了案。

    一個想買、一個想賣,可以理解緣何隱藏之深。但後續這位貪汙犯在浙江的操作,就比較魔幻了,可謂“金融先驅”。

    簡易來說,就是想貪錢。但地方的錢太少,怎麼辦?

    加槓桿。

    用地方攤派,做利息,借鄉紳的錢。然後問百姓收地方攤派,用攤派支付“年息”。這小槓桿一加,原本只能貪10塊錢,現在就能貪50。

    只要保證“稅收”低於“利息”,那麼就可以一直維持下去。同時又因在浙江,白銀流入較多,貶值較快,是以撐了很久。

    士紳放大額貸給官府,官府收窮鬼的錢做利息,當官的拿鄉紳的本金揮霍,補虧空,士紳享受高回報率年金。如此循環,竟無一人舉報,上面來查,則鄉紳皆言本省並無虧空、官員善政,這種槓桿貸波及全省,外界卻一無所知。

    兩個省,全省失聲,官員無聲,士紳也無聲,竟無一人舉報。這就是真實的基層。

    而大順的蘇北,則更是一個特殊之地,鄉紳早就完成了劣紳替代,好人早破產了。

    是以對田貞儀的嘲弄,劉鈺直接表示不是自己不懂詭計,而是田貞儀根本不懂基層鄉紳。

    真用那些複雜的算計,說不定他們還不上當呢。

    就直接來直白一點的、簡單一點的、粗暴一點的。

    反正這些年蘇北地區一直賑災救災,倒賣救災品早就形成產業鏈了,現在只是將過去的產業鏈稍微升級一下,省去了“自己把剋扣的糧食再換賣掉換成錢”的過程。

    倒賣糧食多累啊,還得僱人運,直接賣票多簡單方便?

    劉鈺也是急鄉紳之所急、想鄉紳之所想,服務到位。

    誘鄉紳幹這種事,哪有想象中那麼麻煩。從前朝開始的基層、胥吏和鄉紳的狂歡,如今依舊。

    是以當李管家回去後,將這一次的見聞告知了他家主人李鄉紳之後,李鄉紳立刻敏銳地捕捉到了發財的機會。

    但這種事兒,怎麼幹,是有說法的。

    好比別人只是在做飯的時候,剋扣個十分之一,自己卻直接弄個三分之一,這就容易出事。

    但要是大家都這麼幹,那就沒啥問題了。

    而且這種事,也不是自己能辦的。

    劉鈺讓鄉紳們承包,但一家鄉紳能承包的力量有限,是以都是幾家團在一起,選出一位總負責人。

    比如有舉人身份、或是家裡老輩是當過官的致仕回鄉的。

    總之,就是總負責人,下轄七八個、十來個鄉紳,大家合力一起承包一段,按照各自出的人頭,將來算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