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

    這不是一個人能辦成的,需要一群人、數百萬擁有類似意識形態的人組成群體,並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長遠的規劃。

    現在肯定是不現實的。

    既然不現實,那劉鈺寧可發洪水,也絕對反對築壩,搞反動。

    皇帝的擔心,是從大順王朝的穩定性考慮的。

    小農經濟越穩定,王朝也就越穩定。

    對皇帝而言,對外擴張,是手段,目的是為了搞錢。搞錢,是為了讓王朝更穩定。

    但劉鈺骨子裡就對王朝穩定沒有絲毫興趣,尤其是以小農經濟穩固為基石的王朝穩定性,不但沒興趣,其實一直在挖墳來埋大順。

    但這個墳地,不是這麼好挖的。

    而且皇帝現在擔心的這個問題,看似只是擔心具體細節,實則本質上還是對工商業發展的隱憂在作祟。

    這種隱憂的根源,源於土地的私有買賣合法。

    商人越富、越有錢、賺錢越快,皇帝就越擔心,大量的工商業的錢用來買地,使得土地兼併問題加劇。

    而大量的資本用來買地的擔憂,又源於土地收益率太高。

    大順的地價奇葩的低、地租奇葩的高,都導致了買地的收益率實在是太高了。

    既然商人逐利,那麼,明顯的,錢會往買地上流動。不只是皇帝擔心的這一年幾百萬漕米的買撲錢,還包括任何工商業從業者。

    皇帝不是站在古典的“大家都是做生意了誰來種地”的角度考慮的,而是純粹站在“商人這麼有錢買地兼併怎麼辦”的角度考慮的。

    除非,土地不能買賣,使得錢除了流向工商業之外,沒有別的錢生錢的途徑。否則,這種事是很難禁止的。

    去和商人講道理:哎呀,不要囤地造成兼併,應該把錢投入工業,只有發展工商業才能讓國家富強。

    商人看看土地的收益率和風險性、再看看工商業的收益率和風險性,心道我可去你嗎的吧。

    靠情懷和道理,解決不了問題。

    現在皇帝擔心這個,劉鈺也只能實話實說。

    “陛下聖明,所慮極是。”

    “此事既是因為治水而起,臣也請以治水喻之。”

    “錢流動起來,可稱資本,資本就如流動的水。”

    “流到此地,便要分叉。”

    “一邊是天朝內的土地。”

    “一邊是工商與南洋荒地。”

    “古來治水,無非一堵一疏。”

    “這事也是如此。”

    “堵者,或抑兼併、或行手段使買地收益降低……亦或驚天動地,拼著天下大亂,均田不得買賣。”

    “疏者,便讓工商南洋之利,高於在國朝買地的收益。商人逐利,自然會去。”

    “這一堵一疏,皆關乎國家大政,非一州一府所能為也。”

    “加稅、減攤派力役,這是堵。臣對天朝內部的事,所知不多,亦不曾為政地方,非臣之所能。”

    “但在工商一事上,臣自信還有一些手段,能保證這些錢流向南洋。亦可保證這些錢,有一部分是以安置流民災民的方式花掉的。”

    “陛下所慮,其實是天大的事。商人固然囤地買地,那麼各地士紳鄉紳地主就不買地囤地了嗎?這件事要解決,恐非人力所能。”

    “既非人力所能,臣以為,何不另闢蹊徑?買地囤地,是因為人們愛土地嗎?不,只是愛錢。”

    “既如此,想辦法讓他們有更好的賺錢的路,這才是治標之上策。至於治本,除非古儒一派復井田之議,否則無解。

    “百姓是因為沒有地而活不下去嗎?對也不對,但更準確來說,是他們除了土地之外,再無其餘可行的謀生手段。若是另有手段,或做工、或從軍,或出海,便無土地,他們也餓不死。”

    “既如此,便給百姓找一條擁有自己的小地之外的謀生手段,亦是可行之法。”

    “南洋廣闊,土地肥沃,一年多熟。”

    “既不可井田,有些事是早晚的。但,疏通至南洋,亦可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