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魚之樂 作品

第15章 屍體去哪了

    根據漢代禮制,西漢王室陵墓的棺床室共有五個必不可少的部分。

    這五個部分自外而內分別是:外藏槨(地宮之內所有墓室的統稱)、便房、黃腸題湊、梓宮(墓主人棺木)和金縷玉衣。

    如今吳良等人進入的這間規模宏大的木房,應該便是其中的便房。

    對於便房的用處,考古界一直存在有兩種看法:

    一種看法認為“便房”是供墓主人靈魂休息使用的地方,因為在許多漢代諸侯王墓葬中都出土過一些餐飲與樂舞用具,因此可以證明便房的功用便是休息娛樂;

    另外一種看法認為“便房”是供前來祭拜死者的親屬休息的地方。

    吳良則更加傾向於後者。

    這就需要與外面的那個用了“自來石”的巨大墓門聯繫起來了。

    如果下葬之後不準備再讓人進來,那麼墓穴就完全沒有必要設置使用“拐釘鑰匙”便可輕易打開的“自來石”了不是麼,直接封死豈不更加保險?

    除此之外。

    吳良記得《後漢書·禮儀》還有一段皇帝進入墓室祭拜先帝的記載:“黃道開通,皇帝謁便房。太常尋至羨道,去杖,中常侍受。至柩前,竭伏哭止如儀。辭太常導出,升車歸宮。”

    這段記載,便又一次證實了便房的真實用途。

    此刻吳良等人面前的這個便房也是裝飾的富麗堂皇,其中擺設多以樂器為主。

    首先進入眼簾的便是一套規模十分誇張的編磬,這套編磬分為上下兩層,支架使用青銅鑄造而成,磬體則全部由大小各異的青色玉石打磨而成。

    吳良細數了一下,上下兩層磬體竟達三十二枚之多!

    這種規模的編磬若是放到後世考古圈,絕對是要引起轟動的……因為據他所知,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最大規模的編鐘也只有三十二枚,而且磬體皆為石制,與這套玉製編磬相比無疑要差了一些。

    在這套編磬的旁邊,還有一套規模相當的編鐘。

    編鐘用不上玉石,於是通體由青銅鑄造,只有一層,從左到右由大變小,總共十三個青銅鐘體。

    不過與那套編磬相比,這套編鐘就要平庸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