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悲歌 作品

第959章 要把命脈掌握在國人手裡

  劉強棟順著他的思路走,“之所以要貼這些牌子,是因為這些企業生產的商品,主要是面向國內市場,賣給國內的消費者。從商品的設計環節開始,他們就沒想過海外市場。”

  周不器點了點頭,“可是,我們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老百姓的消費能力有限。僅靠內需,根本消化不了國內過剩的生產力。只能打價格戰,相互壓價,把利潤壓到極限。”

  劉強棟嘆了口氣,“是啊,我這次春節回老家,就聽說過一件事。說是三年前,有兩個商人,一個投資了200萬,買了塊地。一個投資200萬,把那塊地租了下來,建了個生產皮帶的廠子。兩年下來,賣皮帶虧了40萬。另一個去年12月份把土地轉出去了,賺了100萬。兩年啥也沒幹,白收租,最後賣地還大賺一筆。”

  周不器道:“實體經濟難,除了國內市場環境不夠健康之外,很大原因是海外市場打不開。只想著國內這一畝三分地,自己人跟自己人掐架。過去這幾年,做外貿的一個比一個有錢,連帶著海運業都達到了歷史最高點。”

  這年頭,國內的商人還沒反應過來。

  或者說,沒有找到合適的海外渠道。

  等過些年電商發展起來了,很多商家就看到了機會,去亞馬遜上做跨境電商。只做真貨就好,不貼耐克阿迪的商標,就用自己的,只要物美價廉,一樣能有不錯的銷量。在老外眼裡,耐克阿迪這種低檔次,跟無名品牌沒啥區別。

  可是,亞馬遜那是美國企業。

  命脈掌握在別人手裡。

  一旦被切斷,不讓你賣了,無數中小賣家就要死翹翹。

  這就是周不器要堅持在海外做電商的意義。

  賺錢是一方面。

  還要幫忙解決國內過剩的生產力,讓中小企業多一條活路。為那些物美價廉的國產優質商品,提供一個能夠在海外銷售的渠道和平臺。

  劉強棟是從最底層走出來的,他的情懷遠比那些富二代出身的企業家高。

  周不器三番五次地論證、解釋,算是真正地說到了他的心坎裡。

  國貨出海的渠道,就是中小企業的命脈,還是應該掌握在國人手裡,才更加地穩妥、可靠,有著長期的保證。

  “對了,易貝又做日本業務了,怎麼樣?”

  “一塌糊塗。”

  “肯定的,日本的本土化特色那麼強,美式那一套搞不定。”周不器點了點頭,“如果咱們去日本做電商,我覺得可以收購一家本土的電商公司,重用當地人。”

  劉強棟一揮手,“這都是小事,現在有一個問題要解決,去日本做電商……模式呢?”

  “B2C啊!”

  “B2C的模式也有好幾種。”

  周不器很果斷地說:“我找你合作,當然是走你的模式!嗯,京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