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 作品

第一百六十六章 雞同鴨講

    大平原降雨整體上是偏少的,很多地區降水量只有400毫米左右。處於農業與畜牧業的分水嶺上。越靠近墨西哥灣,降水越多,反之越少。所以它還有個別名,叫做美國大沙漠。

    大部分地方,都是草原,植被低矮,一眼看去,廣袤到讓人震撼。

    所以木屋這種東西,在大平原上多數地區,其實是個奢侈品。

    既然草原上草多,當然更適合放牧。得益於開拓團地區牲畜眾多,湯姆還規定要有肉。每天要殺兩頭牛,有時是一些豬或羊,愛爾蘭人那邊也是同樣標準。

    聽上去不少,其實分到每個人頭最多也就二兩左右而已。

    有人說歐美人是不吃下水的,其實都是用現代眼光靜態看歷史。飢餓的人,泥土生肉都能嚥下去,更何況燒熟的各種內臟。

    香腸這種東西,得把內臟吃法研究透了才能想到把肉塞進去。

    甚至法國人吃鵝肝都上癮了。

    隨著這兩年人口暴漲,前往東部的牲畜商隊已經大大減少了貿易量,已經有人提議不再進行這種長途跋涉運輸費事費力費錢的貿易,還有人已經開始定期向周圍印第安部落購買牛羊了。

    湯姆道:“我讓你安排的事情呢?”

    一個管理者道:“已經準備好了,他們在那間屋子裡等待,都是符合您要求的人。”

    湯姆的要求很簡單,第一就是要有些會說點英語的人,第二就是要有從中國剛來的人。很多中國勞工是從加州過來的,他們來到美國已經幾年,只要不笨,多多少少會些口語。不過大部分是跟著回程的貿易船隻剛到沒幾天的,這些初來咋到的中國人是工程建設主力。

    湯姆其實是想搞一個座談會。

    並沒有什麼桌椅成排,只有一條條大長板凳,還有不少人坐在大通鋪上。

    湯姆的目的很簡單,把他們通通留下。一個外鄉人怎樣才會下定決心留在異國他鄉?

    當然是帶不走的財產。

    美國的鐵路大開發時期,有一個廣為人知的普遍政策,就是鐵路線兩邊一公里的土地,都歸鐵路公司所有。

    所以,湯姆作為鐵路公司的大股東之一,已經徵求了另一個大股東,也就是他的岳父喬治的同意。把土地作為魚餌……不是……是合理利用土地,讓新來的中國人願意留下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