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 作品

第二十四章 東進計劃

    送走歡天喜地的箍桶匠,湯姆泡了一杯茶,靠在搖椅上閉目養神,不知道在想什麼。

    塞利奧的兒子自覺的退了出去,這個年輕人其實已經快28歲了。但有時候他覺得這位克魯格家少爺的做派比他還要老。跟他老子有點像。

    一個黑人女傭正好上樓,他微微示意,擦身而過。禮貌完美無缺。這是他老子一再叮囑的,不可違背。

    用他爹的話說,克魯格家少爺是一位廢奴主義者,相信人人生來平等,所以不要觸了黴頭。還有那些殘疾人,園丁啊更夫啊看大門什麼的,尤其是廚子,一個都不要得罪,不出意外,你應該一個都打不過。

    晚飯時,湯姆跟老爹建議,小鎮上一個公立學校都沒有,而孩子越來越多,應該推動這項工作,讓鎮公所出面去搞。

    19世紀時,美國基本是精英教育,雖然有些教會慈善學校,貧兒學校這種,但覆蓋面太小。直到二戰時,美軍士兵其實多數都是文盲。

    所以克魯格的反應是:“公立學校,這是什麼?”

    辦公立學校得到了喬治和絕大多數鎮議員的贊同,於是弄了兩間屋子當學校,各種設施比如桌椅板凳,也被喬治和克魯格包了。在小鎮招聘教師,結果還算不錯,小鎮還是有幾個讀過書的人的。

    孩子不少,但來上學的也就七十幾號人。兩間教室,全部都是一年級。7到14歲不等。坐在那裡高高低低的很是滑稽。三個教師工資鎮公所掏錢,學生學費暫定一學期一美元。目前就兩門課,英語和數學。

    在鎮公所的宣傳下,公立學校成為小鎮收取稅賦的必要性的證明,是英明的領導人喬治.摩根先生提出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具體實踐。

    小鎮看似偏遠,然而經濟活力還是相當好的。目前,農夫們基本只管種田,留下充足的口糧後,直接就賣給搞酒廠啤酒廠麵包房這種糧食收購的本地人,換來資金用於購買和消費。通常一個農夫家庭,把多餘的糧食賣掉,就可以生活的不錯。

    畢竟稅賦只是東部的一半都不到,絕大部分還是自耕農。就算是佃戶,收穫也跟東部自耕農接近。小鎮上,沒有一個大戶靠佃戶維持生活,主要收入不是手工業就搞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