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 作品

第兩百八十九章 照本宣科往往不靠譜

    不出意外,議員們熱鬧的討論一番後,湯姆的提議幾乎全票通過了。

    開拓團為何一直缺人?原因很多。東西能賣掉還不虧損,工廠主們當然會選擇擴大生產,而廣袤的土地能迅速消化掉暫時滯留無處可去的人口。

    而不斷增加的人口本身的需求反過來又促進了生產。形成了一個循環。

    東部不同。一個一無所有的,剛踏上美洲的歐洲農夫,想要在美國種田,他可能得花很多年時間才能獲得足夠的貨幣進而擁有自己的土地農具達到開墾條件。效率低下。當然,他也可以選擇不合法的前往中西部。找個沒人管的無主蠻荒之地。生死有命,去賭一把。

    各種意外可能會讓這個進程徹底中斷。比如打工時殘廢了,水土不服生病了,或者乾脆被人搶劫了。

    喬治的那種姓名抵押貸款,也是開拓團發展迅速的重要因素。而有安身立命的土地的人,無疑是最穩定的。

    另外就是人口本身的消亡。19世紀讓人死亡的因素防不勝防,即使是一個資本家,說不定一場疾病吃了不乾淨的東西就讓圍繞他的經濟體煙消雲散。

    這個時代,在某些地方購買食品食用如同踩地雷。以至於劉培安和金髮小子玩了一路的歐洲偷獵旅行,他們倆的故事其實豐富的很。

    只要生產出來,就能獲得利潤。有利潤,資本家們當然會擴大生產,以圖更高的利潤。比較而言,經濟危機對湯姆的影響最大,那些搞輕工的,反而好很多。

    比如胖子,他的布料現在可以賣給俄國人,日本人,奧斯曼帝國,中國人,阿拉伯人,雖然利潤下降了,但還是有利可圖的。當然,前提是湯姆的船運公司給他一些折扣。

    議員的各種產業,都仰仗湯姆的運輸體系。別忘了,湯姆還幾乎是所有人的債主,還是無法賴賬的那種。

    俄國人正在打仗,奧斯曼也是,阿拉伯地區總有地方打仗。中國人已經互相打了很多年了,連日本人都準備互掐。世界各地都在打仗。所以,湯姆的軍火也是賣到了世界各地。沒有這些戰爭的發生,他可能已經破產了。

    鐵路運輸,內河水運,遠洋海運。是開拓團還能保持經濟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沒有廉價的運輸通道,一切都要打個折扣。

    最後,沒有金礦銀礦做後盾,一切都要大打折扣。

    議員們需要更多的人來幹活,以獲得更多利潤。湯姆可能純樸點,人多力量大嘛。而喬治覺得,那些都是兵源。出發點有所不同,但結果一樣。

    提案通過,然後就沒他們的事了。接下來都是苦逼的打工人去操辦。這種一聲令下,無數人就得忙個腳不沾地熱火朝天的權力。實在讓喬治著迷。

    有記載,1850年,有英國經濟學家預測,北美不太可能出現小麥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