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遠新 作品

第29章 索溪峪尋美

    小車駛進索溪峪,我心裡就像踏進其他風景名勝區時的感受一樣:看景不如聽景。來到索溪峪前,聽人們把它傳得很美。“靈巧”、“秀麗”、“精緻”等等。可展現在我眼前的,是一群普通的山峰,是一條半涸的小溪,公路蜿蜒曲折,進入群山之間的一塊盆地,沿公路兩旁,參差不齊地坐落著一棟棟紅磚青瓦房。我失望。但我最怕的是我陪同來的劉霄老師失望,她完全是慕名而來,一月內,她從四季如春的榕城,到五嶽獨秀的衡山,又抵首都,飛西安,在烏魯木齊參加了“祖國大家庭”從書編纂工作座談會,領略了天山的風光,品嚐了吐魯番的哈密瓜,顧不上勞累,千里迢迢取道湘西,就是為了到這天下聞名的索溪峪一飽眼福呀!這時,我偷偷瞟了她一眼,發現她臉上似乎流露出與我同樣的表情。

    看來,索溪峪一遊不會有太大的收穫。既然來了,相對而言,還是挑選它最完美的地方看看,再趁早到張家界去吧!

    索溪峪,你最美麗的地方在哪裡呢?

    夜晚,我們多次打聽,有的說:“不到黃龍洞,枉到索溪峪。”有的說:“登天台,觀西海,實在美。”有的說:“十里畫廊,真叫人入迷。”到底哪裡最美,各執一端。我徵詢劉老師的意見,她說:“最好是三全齊美,都去看一看。”只要她有興致,我還有什麼說的呢?我的任務就是陪她。可是,我們的時間短促,不能在這裡佔去太多的時間,還有張家界、天子山、黃龍洞、西海、十里畫廊都要看,能否選擇一條最“經濟”的路線呢?省時、省力,精華地方都看遍。

    武陵源索溪峪招待所的同志告訴我們,早晨乘車到黃龍洞,遊覽出來,再乘車到三招待所,登七華里石級山路,上天台,觀西海,然後,拾級而下,走十里畫廊,夜宿水繞四門。

    “這一天很累,恐怕你倆吃不消。”

    我是農民的兒子,至今還保留著農民的腿力。我打量著劉老師。她彷彿明白了我的意思。她指指擺在我們面前的一藍一紅兩個大包,說:“要是能把這兩個包託到水繞四門,我們輕裝上陣,就舒服多了。”

    我笑了,說:“這怎麼可能呢?這地方,人地生疏,誰幫我們把包裹帶去。”

    “同志!水繞四門有我們一個問事處。我給你們把包裹託過去。你們到了那裡,找喻治定同志取出。”

    我倆上下打量著主動出來關心我們的這位素不相識的同志。中等個子,黑紅臉膛,兩隻眼睛滴溜溜轉動,是狡詐,是機智,說不準。

    就在這時,我的右眼皮連連蹦跳,我相信奶奶告誡的那句話:“左跳歡喜右跳財,不跳出去跳進來。”這是一種不好的預兆,我們不能把包裹託他。我向劉老師遞眼神,她不理解。她問:“你就過水繞四門去?”

    “不!我託公共汽車帶去。”“可靠?”“你放心!”

    劉老師很高興,不徵詢我的意見,就提起兩個包對他一交,說:“請你給那邊交代清楚,我們憑記者證領取。”

    這人注視這兩個包,沉吟片刻,說:“哎呀!你們的包沒上鎖,路上怕不保險。這樣吧!你們把包裹存在這裡,看了黃龍洞,轉身再來取。”

    不等劉老師開口,我搶著說:“這很好。寄存兩個包,多少錢?”“不要錢。”說著,他提起兩個包,走進服務檯。我們輕裝出發了,路上,我說:“劉老師!他知道我們是記者,不敢亂來。”“不!他不像是惡意。”“嗨!如今的人啦!難看準!”劉老師只是笑,沒和我爭辯。

    我們下了車,跨過溪上的一座杉木小橋,穿過一片稻田,就到了黃龍洞。踏進洞內,涼風習習,紅燈爍爍,迂迴曲折,上下起伏。真是罕見的大溶洞,全長三十多華里,有潺潺清溪,長流不絕。到明年這時候,就可乘船盪舟,欣賞洞內奇景。洞內有的地方只能一人側身而過,有的地方倒像是皇帝的宮殿,樹立著各種奇形異狀的石筍,最高的一根有二十點七米。儘管導遊事先宣佈不許拍照,但人們還是要把這美景拍下來。可惜,黃龍洞只開放了三華里,還不足它的三分之一。據導遊介紹,全程開放,還要三年。從人們的言談和表情可以看出,都有三年後再來的打算。黃龍洞的確是美,改變著我昨天留下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