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胄 作品

第58章 天之立君,本以為民




    朱由校算是知道李贄因為什麼死的了。不過在自己看來,這說的一點都沒錯。



    事實上也就是這樣,從古至今都是這樣,當土地兼併嚴重,天災人禍一起到來,那不就是君主無法保護自己的百姓了?所以百姓直接造反了。



    歷史上也有這樣的論調,只不過說的是“天生蒸民,立君以牧之”,雖然看起來差不多,但是意思卻相去勝遠。



    天生蒸民,立君以牧之,說的是天生百姓,設立君主就是管理你們的人;李贄的天之立君,本以為民,說的則是老天爺立君主,為的是百姓。一個君本位,一個民本位。



    朱由校臉上帶著笑容,他彷彿找到了一個切入點,一個讓無數讀書人接受李贄學說的切入點。



    同時朱由校也知道了,李贄的學說為什麼會那麼受歡迎,他講學為什麼會萬人景從。



    因為他的思想直指人心,比什麼存天理滅人慾來的有道理多了。



    人都是有私慾的,經商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人人平等,婦女解放,提升武將和士卒的地位,要盡心耕種,讓百姓有所食,有所衣。



    當然了,也不是說李贄的思想是完美的,它也有缺陷。



    最明顯的缺陷就是李贄的學說只是能留在思想層面。也就是說,他的思想就是說,沒有提到具體該怎麼做。



    只能說李贄是一個思想家,而不是一個行動派,或者說他也不知道該怎麼做。



    可是朱由校知道,只要是將李贄的思想推廣開,朱由校就可以制定相應的政策。



    比如商賈乃天道,推廣開了之後,那就是天下皆可經商,那麼皇帝可以經商,勳戚可以經商,自己就可以堂而皇之的發展皇家企業、國有資本,而不會被貼上與民爭利的標籤。



    每一種李贄的思想都可以衍生出無數的政策,至於這些政策,那就是他朱由校說的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