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師孃 作品

第1573章 歲月的塵埃

    張晨一篇篇文章、一封封信讀著,彷彿又回到了那個年代,浸淫在那時的氛圍裡。

    張晨看著自己選出來的這十幅畫,還真是每一幅都有故事,有蔡威廉的,有吳冠中自己挑選出來,送給他們油畫館的那兩幅畫,有吳大羽的,張晨一直認為吳大羽怎麼讚美都不為過,他就是一個被低估的大師。

    張晨挑選出的十幅畫中,還有一幅顏文樑的,顏文樑和國立藝專沒有關係,這一幅畫本身,一如顏文樑其他的作品,秉持平實的風格,張晨之所以選它,是因為它背後的故事,很有趣,說起來也有些酸楚。

    顏文樑的風景畫,有舞臺佈景的效果,很注重構圖,月亮和太陽在他的畫面中出現時,總是帶有一定的戲劇性,張晨以前畫布景的時候,參考過顏文樑的畫。

    顏文樑的這幅作品,不是風景,而是他的《廚房》系列畫中的一幅,這一幅畫,和顏文樑的其他六幅作品,張晨他們都是從顏文樑的一個好朋友,也是和他一起創辦蘇州美術專科學校的一位老先生家裡買來的。

    老先生倆夫妻當時住在一間平房裡,十五六個平方的房間,就把臥室、客廳、廚房和吃飯間全部囊括在內,房子的地勢很低,房間裡很潮溼,有一股很重的黴味。

    張晨清晰地記得,自己和姚芬走進老先生家裡的時候,這幅畫就掛在牆上,在煤油爐的上面,也沒有裝畫框,就那麼一塊繃好的畫布掛在那裡,雖然簽名都已經十分模糊,但張晨還是一眼就看出來,應該是顏文樑的作品。

    張晨把這幅畫從牆上取下來的時候,上面有一層厚厚的油膩,張晨連用報紙把這畫包起來都不敢,他怕報紙會被油沾在畫上,清除不下來。

    那天,姚芬拿著其他的畫,張晨手裡舉著這一幅,他們就這樣離開老先生的家,一直走到停在外面的車邊上,讓畫平躺在尾箱裡。

    張晨的手上沾滿了油膩,用礦泉水和紙巾清洗了,還沒有清洗乾淨,開車回杭城的時候,手還會粘方向盤,直到他們停在一家路邊飯店吃晚飯的時候,張晨去到店家的水池,用洗潔精清洗了兩遍,才把手洗乾淨。

    張晨和姚芬開玩笑說,這幅《廚房》,還真的是有煙火氣,姚芬大笑。

    張晨、姚芬和趙欣,都很喜歡這幅畫,畫面的中間是一個巨大的灶臺,左邊的牆上掛著碗櫥和火腿、鹹肉,灶臺上面,從房樑上懸掛下來幾個竹籃子,畫面右邊靠近花格窗戶,是一塊案板,一個小孩,歪著頭,趴在案板上睡著了。

    整個畫面色調灰暗,一派黃昏時廚房中寂靜的情景,從半扇敞開的花格窗戶裡,一縷黃昏的光線照射進來,照射到了那個慵懶地打著盹的孩子的臉上,這個孩子一定是餓了,在等著母親從外面歸來,讓這個廚房重新喧鬧和忙碌起來。

    這種昏暗和寂靜的調調,似乎帶有一種日常的悲慼,大人們擔心和忙碌的可能都是大事,但對這個小孩來說,他憂慮的只是,媽媽怎麼還沒有回來。

    張晨他們回到杭城,已經是晚上十點多鐘,把畫在庫房裡放好,大家就回家了。

    第二天下午,姚芬給張晨打來電話,讓他馬上去油畫館一趟,說是昨天買回來的畫,有問題。

    張晨嚇了一跳,心想這個怎麼可能,他們昨天買到的,不僅有顏文樑的畫,還有那位老先生本人的作品,他也是早年留學法國回來的,雖然沒有什麼名氣,但水平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