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 作品

第680章 時代變了

    從樓船上下來,到返回熊津都督府的路上,蘇大為的在反覆想著李勣跟他說的那些話。



    像李勣這樣的名將,用兵方略只怕早就成竹在胸,特地與蘇大為私會,就算有軍務方面的需要,也絕不是最主要原因。



    他的意圖,不在說了什麼,而在於言外之意。



    那會是什麼?



    蘇大為騎著馬,在親信士卒的護送下,緩緩走著。



    眉頭越鎖越深。



    他想到了。



    李勣說了那麼多,其實內容什麼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透出來的一種感覺。



    一種對大唐未來的隱憂。



    大唐建立到現在,不過四十四年。



    但是疆域已經擴張到極致。



    古未有之。



    百姓生活富足,從中東西域各國的香料,藥材,珍寶技術,金銀財賦,隨著河西走廊源源不斷的輸入到長安。



    再通過長安,反哺大唐天下。



    而大唐的絲綢,茶,瓷,各式藥材,技藝,也通過河西走廊傳遍西域。



    從西方,到東方。



    從倭國到南洋諸島,所有的藩屬小國,哪怕是化外之民,都與大唐建立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奉大唐為宗主。



    稱大唐皇帝為天可汗。



    而做到這一切,大唐只用了四十餘年。



    現在的國勢,正如鮮花著錦,烈火烹油。



    熟知歷史大勢走向的蘇大為卻清楚,伴隨著蘇定方等一批老將離世,大唐的武德,將迅速回落。



    特別是唐軍與吐蕃開戰,並兩次敗於論欽陵之手。



    唐軍不敗的神話,自此褪色。



    而且蘇大為還隱隱感覺到,對李勣話裡的這層意思,自己居然還頗為贊同。



    制度只是底線,並不是帝國強大的必然條件。



    最重要的是開國的那些人。



    在經歷隋末大亂後,所有的人傑,高素質的軍事、政事人才,集中在那個時期大爆發了。



    而其中集大成者,站在金字塔尖的那個男人,正是天可汗,李世民。



    他東征西討,以七年時間,打下大唐天下。



    此後又數年,將一直威脅中國的東突厥,一戰給滅掉。



    一統漠北和西域。



    成為萬國來朝的天可汗。



    而且不光是軍事勝利,承襲隋制的大唐,還能做到政治開明。



    同時還擁有高素質的文官集團。



    再加上李世民本人,高明的政治手腕,大局觀,開闊的胸襟。



    這才一手鑄造了大唐的輝煌盛世。



    可惜,這世間沒有誰能萬世不朽。



    天可汗,太宗皇帝駕崩後,許多東西,已經開始變味了。



    就如府兵制度。



    在太宗時期的府兵,和如今的府兵一樣嗎?



    蘇大為記得,前陣子劉仁軌給李治上過一次書。



    裡面提到,在太宗在的時候,還有今皇李治剛登基的時候,將士如果出征戰死沙場,朝廷都會派特使慰問祭奠,還會把犧牲將士的官職爵位,轉授給他們的子孫後代。



    但從前年,也就是顯慶五年開始,這些獎賞都沒有了。



    更讓人無語的是,等到了平百濟、圍平壤的時候,不僅犧牲的將士沒有了賞賜,就連有功的人也不一定有獎賞。



    所以蘇定方打下百濟後,為何要縱兵劫掠,甚至不惜對投降的百濟民眾舉起屠刀。



    根源便在這裡。



    底層將士皆怨,若是不能平息他們的怒火,給予他們獎勵,別說平百濟,搞不好將士會有譁變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