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悅南兮 作品

第六百七十章 賈珩:就是看你熱的滿頭汗……

「子鈺所言甚是,如果能夠平定東虜,我大漢也不用維持這般大的武備,靡耗錢糧。」「崇平帝深有同感說著,目光期待地看向對面的少年,道:「子鈺,還是要看你。」

對陳漢是一個巨大的財政負擔,如果沒有這個財政負擔,陳漢才能輕裝上陣。賈珩道:「聖上,臣最近已積極備戰,爭取早日平定東虜。」

許是被賈珩一番話說的又起了幾分「時不我待」之感,崇平帝想了想,叮囑說道:「你最近準備準備,南下揚州,整飭鹽務,追繳虧空,這次要將用兵的銀子都預備足了,還有此事不經由朝議,省得又是鬧得滿城風雨。」

賈珩沉吟片刻,道:「臣將京中一些手尾處置乾淨,就會南下淮揚。」就在君臣商議走對,殿外傳來內監的聲音,「皇后娘娘駕到。」

不多時,只見宋皇后在一眾女官的陪同下,進得殿中,麗人身姿豐腴,雍容雅步,那張保養甚佳的豔麗玉容,渾然看不到歲月的痕跡,而秀頸之下則是低胸淡黃色宮裳長裙,大片雪白肌膚因為是夏日見著一層細密微汗,脂粉滑膩,晶瑩泛光,一顆晶瑩汗珠跌入深深丘壑,浸潤小衣。

「梓潼,你來了?」崇平帝看向宋皇后,輕聲喚

道。

賈珩連忙壓下無處安放的目光,朝著雍美華豔的宋皇后行禮,拱手道:「微臣見過皇后娘娘,娘娘千歲千千歲。」

宋皇后打量著賈珩,春山黛眉之下,美眸嫵媚流波,輕輕一笑,雪膚玉顏現出淺淺酒窩,說道:「子鈺免禮,子鈺與陛下說什麼呢?」

賈珩道:「剛剛聖上提點微臣朝堂的事兒。」

崇平帝看向宋皇后,接話道:「梓潼,喚上咸寧,容妃,等會兒一起用個午膳,子鈺回京以後,還不容易留下一趟。」

既是自家女婿,也該用上一場家宴才是。宋皇后輕笑道:「臣妾原也是這個意思。」

說著,吩咐著一旁的夏守忠,前去喚著咸寧公主以及容妃。

宋皇后落座下來,秀眉之下,美眸現出一絲思索,輕聲說道:「子鈺回京這幾天時間,在忙著什麼?」

賈珩看向對面容顏嬌豔如桃蕊的麗人,老老實實回答道:「回娘娘,也沒忙什麼,這幾天因晉爵的事兒祭了祖,與家裡人團聚,再就是去衙門問事。」

當初情急之下,攙扶崇平帝,不小心觸碰了下眼前這位麗人的敏感之地,以皇后母儀天下的尊崇,別說是那裡,就是手背,何曾被天子之外的人觸碰過?

但這樁事,他也不可能一直念念不忘。

宋皇后螓首點了點,輕笑說道:「子鈺先前一走,好幾個月,回來當好好與家人團聚團聚才是。」

說著,宋皇后秀眉之下,明眸柔潤流波地看向對面的少年,語笑嫣然地問道:「昨個兒聽宮女說,你去看著咸寧了?」

聽提及咸寧公主,賈珩神色有些不自然,解釋說道:「嗯,與咸寧殿下說了會兒話,自在開封之後,有段時間未見,殿下風采更甚往昔。」

言及此處,不由想起先前的罩著漁網襪的纖纖玉腿....

宋皇后笑了笑,說道:「咸寧這次在河南,倒沒少讓你費心了。」

賈珩道:「不敢當娘娘此言,殿下也幫了我不少忙。」

就在幾人說著話時,忽而殿外傳來內監的聲音,咸寧公主以及端容貴妃盈盈而來,此外還有一人,眉眼柔順的清河郡主李嬋月。

咸寧公主一身廣袖青裙,身形高挑,容顏明媚,步入殿中,朝著崇平帝以及宋皇后行了一禮,聲音如飛泉流玉,清脆悅耳,道:「兒臣見過父皇,見過母后。」

端容貴妃與小郡主近前,也向著崇平帝以及宋皇后行禮。宋皇后笑了笑,伸手招呼著道:「咸寧過來這邊兒坐。」

咸寧公主點了點頭,喚了一聲,然後在宋皇后身旁的繡墩上坐下,清澈晶瑩的目光落在那蟒服少年臉上。

端容貴妃瞥了眼賈珩,彎彎秀眉之下,美眸閃爍,心思莫名。

昨個兒聽宮女說,這賈子鈺去了咸寧寢宮,後來問了下,竟是陛下讓賈子鈺去的。陛下也真是的,兩人還未成親,就這般親密往來,就不怕做下有失體統的事兒來?宋皇后笑問道:「妹妹,怎麼沒見著澤兒?」

端容貴妃清眸盈盈如水,輕聲道:「煒兒與澤兒聽弘文館以及翰林院的學士講課,陛下,臣妾想著澤兒也不小了,是不是該給他單獨請個老師?」

陳漢一直十分重視皇子的教育,如唐時設弘文館,作為收皇親國戚,功臣勳貴子弟的教授學堂,先前的咸寧公主與小郡主就在其中讀書。

而皇子稍大一些,比如到了八歲,還會專門請著翰林進行教導。

崇平帝點了點頭,道:「容妃既有此心,讓翰林院以及國子監遞送名單過來,你與朕商看一番,揀選賢良方正之士教授著澤兒學問。」

澤兒天資聰穎,仁厚早慧,是需要重視一下教育。端容貴妃輕笑道

:「那臣妾多謝聖上了。」

宋皇后見著這一幕,笑意微微,看了一眼崇平帝,道:「妹妹,這天氣暖和,等過幾天是澤兒的生兒,妹妹想怎麼給澤兒慶生?」

端容貴妃柔聲道:「他一個小孩子,如是太隆重了,反而折了福氣,就是在宮中簡單慶賀也就是了。」

崇平帝道:「容妃說的不錯,不可大操大辦,還是以節儉為要。」

過了一會兒,宮人奉上各式各樣的菜品果蔬,杯碗筷碟,將一張紅木條案擺得琳琅滿目,宋皇后與端容貴妃一左一右陪著崇平帝落座下來。

賈珩與咸寧公主、清河郡主紛紛落座,嗯,倒不是一左一右。

崇平帝放下筷子,看向那面容清雋、正襟危坐的少年,目光溫和幾分,道:「子鈺,這段時間看著比離京之前瘦了許多,等會兒多吃一些。」

「多謝聖上關心。」賈珩連忙放下筷子,看向崇平帝說道:「聖上也是一樣,還請保重龍體,不要太過操勞。」

咸寧公主清聲道:「父皇,先生在開封的時候,為了搶修河堤,都是吃住在河堤上,為了趕工期,甚至親自上堤搬運土石的,等到抗洪時候,也是廢寢忘食的。」

崇平帝感慨道:「此事,朕也知道,河南黃河沿段堤堰破敗不在南河之下,多虧了子鈺提前搶修,才不至出大亂子。」

這就是那些文臣不知他酬功一等伯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