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悅南兮 作品

第六百二十五章 上下同欲,同甘共苦

    麗人以一種清冷如玉的聲音緩解著楚王的焦慮,也引起馮慈和廖賢二人的思索。

    “王妃此言甚是,河南那邊兒近月將往何處走,尚在兩可之間,許是並未有洪汛,倒也皆大歡喜。“馮慈接話說道。

    廖賢也道:“王爺,逢大事者先靜氣,王爺可先稍安勿躁。”楚王此刻已是看向甄晴,目中見著複雜。

    “還有上次,王爺,妾身著人查了下,就是那老大在算計王爺,想要引得父皇猜疑王爺。“甄晴玉容如霜輕聲說道。

    楚王開府這麼多年,手下同樣有一支暗中的情報力量,齊王府裡就有楚王眼線。

    “這.....果真是他?”楚王臉色變了變,目光幽寒幾分,說道:“幸虧父皇沒有信他。”

    “當初王爺被派往洛陽,宮裡就有支開調查王爺之意,想來王爺已經排除了嫌疑,如今有沒有尋到齊王頭上,妾身還不得而知。”甄晴低聲說道。

    楚王默然片刻,感慨說道:“真是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孤王自認對他這個兄長還算敬著,不想竟使這種陰毒手段!”

    甄晴眸光幽幽,低聲道:“王爺,齊郡王種種所為早已失卻宮裡心意,王爺除謹防其暗放冷箭外,真正要對付的是魏王,他是皇后元子,這才是王爺的心腹頭患。”

    齊王還佔一個長,魏王有一個嫡,她家王爺就只有賢一條路可走。楚王嘆了一口氣,說道:“魏王可不好對付。”

    “現在是不好對付,再等三二年看看不遲。”甄晴輕聲說道。楚王點了點頭,問道:“你最近可有去往賈府串門兒?”

    甄晴道:“母親離京後,這兩天就沒怎麼去著,等過兩天過去看看。”

    她無事也不好勤去,容易落了行跡,好在妹妹已和那秦氏關係不錯,歆歆也認了那秦氏為乾孃,以兩家的親戚關係。

    “嗯,不能斷了走動。”楚王叮囑了一句,忽而感慨說道:“這賈子鈺在河南是也不消停啊,又是挖礦,又是修河的,等回了京,只怕父皇還要倚重。”

    這樣的大才,等他榮登大寶以後,定是要好好重用。

    --

    河南,歸德府,虞城縣

    自瓢潑大雨下過一場後,又是陰了兩天,今日又是重新下起暴雨。

    賈珩此刻在河南藩臬兩司官員、歸德府知府譚時良、虞城縣知縣呂立安,翰林侍講學士徐開等大批官員的陪同下,前往視察河堤。

    “轟隆隆.....”

    蒼穹之上,雷聲隆隆,烏雲翻滾,雨水斷斷續續下將起來,一時間天地蒼茫,晦暗不明。

    堤旁的柳樹時而隨風擺動,枝葉漫卷,不時盪出大片雨滴。

    眾人頭頂上都戴著斗笠,身披蓑衣,看向河堤前後正在忙碌的河工,此刻賈珩放眼望去,目光穿過雨幕,只見在整個大堤上,軍民冒雨抬送石料以及糯米沙石槳,忙碌不停。

    在河道衙門匠師的指揮下,打樁、鑿孔、添石,一切事務有條不紊。

    賈珩眺望著黃河河道,見著原本淺淺的河水中濺起大朵水花,眉頭皺了皺,目光現出一抹思索。

    近些年北方連年大旱,河道乾涸,黃河河道最淺處甚至剛及腿彎處,而這無疑給河南之地搶修河堤爭取了時間,根據核計,也不是所有河堤都需重修。

    虞城至碭山兩縣一段六十里的河堤相對較為殘破,另外一處就是河堤就是蕭縣至於徐州一段河堤,而過了徐州就是南河總督衙門負責的區域。

    賈珩看向遠處一隊隊身穿大漢軍服號衣的軍卒,京營奮武營都督同知戚建輝,揚威營參將龐師立等京營大將,正在領著親衛,指揮著京營軍卒,協助著民夫抬著土木石料,“一二一”的吆喝之聲從遠處起來。

    京營八萬大軍開赴河南平亂,再加上俘虜的賊寇、丁夫以米糧僱用的百姓,此刻大約十四五萬人沿路聚集在河堤上。

    更有京營騎軍來回彈壓,以免修河之時生亂。

    而昔日的賊寇在皮鞭抽起以及苦役勞作下,不是沒有發生鬧事兒,可均為京營騎軍絞殺。

    同時河南臬司制定了減刑方案,根據不同罪犯的罪行輕重,通過徭役贖刑,當然不是贖完刑,對一些罪行還是限制減刑。

    同時,對昔日的脅從丁夫,罪行較輕,身上沒有揹負人命的則以徭役贖刑,待河工事罷,即行放歸鄉里。

    賈珩沿著河堤一路巡視,身後跟著一大堆官員,浩浩蕩蕩,多是披著蓑衣,戴著斗笠,錦衣親衛劉積賢,一開始撐起了一把大傘遮擋著風雨,卻為賈珩擺了擺手所阻。

    “大人。”就在這時,現任河東總督衙門的管河同知關守方,聽到消息,領著河道衙門的中下級官吏,從河堤上快步而來,近前,朝著賈珩高聲喊道。

    “關同知,虞城到蕭縣的河堤,預計多久能夠修完?”賈珩看向一臉泥水的關守方,高聲問道。

    關守方高聲道:“回稟大人,白天夜裡兩班倒,仍需要二十天,河堤經年不修,此地相對更為平緩,水勢下移,一旦壅塞,決口之險更大,還當集中人力加高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