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959章 生活模式最重要(第二更)




    根本不種田,逐草而徙,然後跟大唐換茶葉,有時候也換點米回去煮著吃。



    整天這樣生活,指望他們安穩下來,呆在一個地方不動,不現實。



    不與大唐人在一起生活,哪有歸屬感?



    “大哥,一同農耕,才是推動民族融合的最好措施。不能是繼續放任,必須引導。”



    李易提到居住地穩定和民族融合的關係。



    不然生活習慣不一樣,對方今天跑過來貓個凍兒。



    等春天有帶著牲畜去好幾百裡之外,許多個月不回來。



    對於那些人來說,貓冬的地方不是家,他們的家是帳篷和親人。



    “若他們不願,該如何?”李成器覺得李易說的話有道理。



    可是就跟京兆府百姓種大棚一樣,最初沒有人種。



    哪怕李家莊子種了之後賺許多錢,百姓依舊觀望。



    直到在各縣裡建了試點,百姓真正拿到了收入,其他人才跟風。



    今年收了種子送過去,按照京兆府百姓的辦法,需要耽誤好幾年時間。



    李易點下頭:“想到了,給錢,僱他們種,一天給個二十錢,他們就願意。



    或者用發酵茶、燒烤的調料與他們折算錢交換。



    然後咱們去收,收的價錢高,他們就會琢磨,我種的地裡出產的東西能賣那麼多的錢?



    第二年不用說,他們自己就願意種了。頭兩年給的價錢高點,等種的人多了,價格自然下降,但還是有很多利潤。”



    李易針對那邊的人採取的是另一種方法,誘。



    一旦種上了,種習慣了,覺得比較穩定,哪怕之後的價錢低了許多,看到比自己放牧容易,他們還是會堅持。



    能種棉花,自然也會嘗試著種蔬菜吃。



    外面草地中的野菜,哪有經過多年栽培出來的蔬菜好吃?



    至少沒有黃瓜和白菜、茄子、豇豆什麼的。



    李成器認真地聽,決定回頭跟三弟說一下,有利於大唐統治。



    ……



    京兆府的百姓在努力幹活,豆蟲出來了,不,蛾子出來產卵了。



    同時報紙上說了戰爭的情況,蘇祿帶著突厥施叛變了,引白衣大食和吐蕃去打大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