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第 107 章

 -

 “……阿纓所言,確亦,有你的道理。”

 書房中,謝止面對簪纓,發現自己竟有幾分勢弱,輕咳道:“另外兩條又是什麼,阿纓且繼續。”

 簪纓喝了口茶水潤喉,不緊不慢道:“世兄若應了第一條,後面才能談。若不應,後頭的話也不必說了。”

 謝止噎極,反笑一聲。他之前竟以為,只要屏退簪纓身邊的人,便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說服她。

 事實卻正相反,他一時大意,被這個比他小了近十歲的女娘逼至一隅。

 謝止年少成名,久侍君側,亦非被豬油蒙心之人,簪纓的做法一心為民,這一點他豈會聽不出。

 不過他所擔心的隱患,也並非不存在,只是這個燙手山芋由簪纓拋給了他,需要他這個新任太守自去衡量。

 謝止沉思片刻,終於鬆口:“朝中這次同派了一位軍事都督與我同道,便是長公主駙馬,鎮南將軍江洪真,涉及州軍之事,需知會他。”

 簪纓輕哦一聲,作勢起身,“那就等府君說服了江將軍再來吧,但要儘快,遲,我這裡說不定要怎麼變卦的。”

 “且慢!”

 謝止攔住她,知道今日必商略出個共識,眸色清沉,咬牙道:“好,此一條件,我應你。都督那邊自由我去說項。阿纓,你還是喚我世兄吧,否則我心裡真是沒底。”

 簪纓看他俊美的面容上流露出淺淡苦笑,卻依舊風神都雅,不由笑道:“世兄是爽朗人。那我便說第二條:敦學。”

 她請謝止開設郡太學,與京中太學的不同是,只收納寒門子弟入泮。

 謝止微愣,比起上一條的千難萬難,這一樁已是輕而易舉之事,點頭應下。“我亦有此意。”

 “第三,九品中正的取任官制下,野間必有遺才,請世兄遍訪賢士,徵辟出仕。且消息要與我共通,容我先挑得用的攬在門下,餘下的,世兄自留,至於給個五品的記室、文掾之類,便任君擇取了。”

 謝止一聽挑剩下的給他都要五品官,下意識失笑:“上品無寒士,莫說五品,便是上六品的寒士也無幾個啊。”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從前活在宮裡,簪纓滿目接觸的皆是人上人,對此還無什麼觀感,眼下再想,諷刺淡笑:“我身邊的人,還不屑於五品。若有真才幹,又何必拘泥品階。”

 商討到最後,這三條謝止都只能答應下來。看得出,他此刻的臉色已與進門時的從容自如大相徑庭了。

 不過謝氏子弟,畢竟有家門底蘊在,即使猝然遇事,也不會過於失色,道:“我既答應了你三條,你只需答應我一個條件,這個交換,不吃虧吧?”

 簪纓點頭請他說。

 謝止道:“我出京前,陛下有一道秘諭,不追究你在蒙城所為,不過你得離開豫州,且不可再向北。”

 簪纓聽了,便知朝廷忌憚她與小舅舅相交,“不可向北”,無非是不可入兗的委婉說辭。

 身著霞裾青衫的女子明眸流轉,低頭淡淡一笑。

 她本也沒打算去兗州,使小舅舅分心。

 “好,我答應。世兄如此信賴包容我,我自當投桃報李,讓世兄的差事辦得圓滿,不讓世兄為難。”

 她說著,從袖中取出一張泥金箋,“險些忘了,這上面有三道試題,是我取才的標準,請世兄上任後,即刻廣告各郡,若能傳達到外州,便是更好。但凡答得上問題的,無論是何家世,無心入仕的,賞金一鋌;有心入仕者,察其品學兼足後,即能入仕。”

 謝止明知她前半句是故意嘴甜,然聽著無一絲煙火氣的吳儂軟語,心中依舊如有清泉滑過,滌淨煩憂。

 聽到後頭的話,他又在心中自語,只怕不是忘了,而是見談到火候到處,這才瞅準時機拿出來的吧。

 當年成忠公在黃河之南,憑一張巧舌請動八千援兵,挽狂瀾於將倒,其風采是邪?非邪?

 謝氏郎君走了下神,伸手去接簪纓的箋紙,展開只見其上書有三行板正的小楷,寫道是:

 何謂春秋復仇之義?

 何謂眾星共之德?

 何物謂之金鱗薜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