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薇筱語 作品

第九百六十七章 理解他們,才能走近他們

    楚麗華第一次發現,原來鄧煜冬的聲音也是這麼吸引人,他還在繼續著他對農村的習俗的理解,“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口也在逐漸增多,一塊同樣大小的土地所產出的糧食已經沒有辦法滿足更多人口的溫飽。

      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有人召集大夥去墾地,並按人口重新進行土地分配。

      這樣一來,新的小團體就形成了,構成小團體的這幾戶人家再繼續繁衍生息,慢慢的就變成了一個小村落。

      村落再壯大,就變成了一個鄉,而生活在這個鄉里的所有人,自然而然也就都認識。

      過於熟悉的相處,使每個人對彼此都知根知底,那麼很多約定俗成帶有濃厚鄉土氣息的行為,也就隨之而來了。

      比如,做事不律,只講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和傳統禮儀;

      路碰見了,不會先叫一下對方的名字,再問好,而是打個招呼就各忙各的;

      答應了別人要做什麼事情,也從不走簽字畫押立字據的流程,就單憑本心和互相的信任。

      中國有句古話叫‘父債子還’,在這些鄉民們眼裡,我答應過的事,如果我沒辦法兌現,那我的後代就得替我兌現,別管兌現到第幾代,總之,只要答應了,我就一定信守諾言。

      慢慢的,這些約定俗稱的行為也就逐漸變成了熟人社會的代名詞,因此,除了這些以外的其它事務,都對他們來說是無關緊要的,這其中就包括識字。

      也就是‘文字下鄉’,由知識分子發起的掃盲運動的故事。

      發起這場運動的原因不難想象,具有新思想又心懷濟世蒼生志向的知識分子們,希望通過掃盲,來改變鄉下人的愚昧和無知。

      當然,在彼此互不瞭解的情況下,掃盲運動的結果也可想而知。用‘想當然’的方法去嘗試改變自認為的鄉下人的‘愚’、‘傻’,簡直是天方夜譚。”

      楚麗華聽到這裡呆住了,他好像理解了母親常常掛在嘴邊那句“要是我能讀書的話,哪怕認識字也好”的那種渴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