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行白有思 作品

第十二章 俠客行(12)

  主位上,張行掃視了一眼這堂內諸人,只見其中除了王五郎的隨行騎士外,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人士,有江湖豪客的打扮,有商人的姿態,有讀書人的樣子,甚至還有個穿著破爛、鞋子都捅出一個洞的中年道士正捏著鬍子好奇來看……心知肚明,這是王五郎為了湊熱鬧,將莊子裡的賓客、食客也都一起喚來充場面。

  那麼今日自然稱不上是什麼妥善場合。

  不過話又說回來,張行固然下定決心要反,但從那日走馬孤村開始,也只是一浪接一浪,哪裡有什麼具體計劃,而若不說具體計劃,只扯些豪言壯語,又有什麼顧忌呢?

  難道傳出去,還能給自己定個雙重的死罪?

  一念至此,張行昂然做答,甚至隱隱用了一點真氣功夫,以至於聲振屋瓦:“欲安天下,當推翻暴魏,重立乾坤,繼而使強者當事,弱者當息,能者當勞,庸者當棄,則天下可安!”

  聽到當推翻暴魏後,王五郎便已經情不自禁,後面的話聽沒聽進去不知道,因為其他人早已經轟然起來。

  這群人,天天想著大魏滾蛋,但平素還真沒哪個敢輕易喊出來一句造反,所以,這種大而無實的話一說出來,便已經讓他們覺得今天長見識了。

  不過,王五郎還是有些門道的,片刻後,下面漸漸安靜下來,他便忍不住漲紅著臉繼續往下問了:“張三哥,敢問如何推翻暴魏?”

  張行將目光從下面一處地方收回,又看了眼面色自若的小周與王振二人,卻是反問回來:“王五郎以為呢?”

  王叔勇猶豫了一下,而且明顯還有些緊張,但還是認真來對:“我以為,如今暴魏兩分,皇帝在東南,皇叔在洛陽,河北、東境幾乎全是煙塵,晉北更是早反,荊襄也有人攻城略地,若想掀翻暴魏,應該速速起事,聯結河北、東境的豪傑,切斷中原、荊襄通路,使西北與東南隔絕,讓皇帝不能歸於東都,則大事可成。”筷書閣

  “曹徹不會回東都的。”張行再度瞥了宴席上一處地方,然後認真來答。“我久在伏龍衛,早就看透了曹徹這個人,他好大喜功,一日也不能受制於人,此番東征失敗,若是折返東都,必然不能制皇叔曹林……所以便是路途通暢,他也不會回去。”

  王叔勇先是一怔,繼而大喜,復又追問:“那曹皇叔呢?能不能指望他行廢立或者自家登位?引發大魏自裂?”

  “曹林會努力執掌東都權柄,控制關西,卻也不會擅行廢立,更遑論自己做皇帝了。”張行有一說一。“他這人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我所料不差,兩邊應該會和睦下去,甚至長久和睦。”

  王叔勇有些慌亂了,因為這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樣:“原來如此,那又該如何?”

  張行並未直接回答,而是越過對方,將目光落在了座中一人身上。

  王五郎不愧是神射,目光如電,早就看在眼裡,此時迅速回頭,絲毫不亂,只當即蹙額而已:“魏道士……你剛剛幾次三番搖頭晃鬧,是覺得張三哥說的不對,還是我說的不對?”

  原來,張行幾次去看,都是因為座中末尾有個衣著潦草的道士,在那裡連連捻鬚搖頭,也不知道是真有本事,還是假有本事。

  “張三爺說的都是至理名言,王五爺說的也都極對。”那魏道士絲毫不懼,只是伸著露著腳趾的布鞋在座中從容來答。“只是王五爺你沒有領會人家張三爺的意思罷了……所以我才搖了幾下頭……若是王五爺覺得不妥,我就不搖罷了。”

  “魏玄定!”王叔勇一時氣悶,尤其是他眼角餘光發現主位上的張行饒有興致的打量過來後,更是如此。“有話你就直說。”

  “其實,張三爺說了皇帝與皇叔二人性情後,局勢就再簡單不過了,但張三爺懶得說……”那喚作魏玄定的道士捻鬚來對。“因為天底下所謂的奇謀妙策,都是根本的態勢,配上一點時機和訊息的錯位罷了……比如我們這些人不可能知道皇帝和皇叔的性情,而張三爺就知道,所以他才對局勢洞若觀火。”

  這話有點意思了,張行也終於能騰出嘴來吃點東西了。

  “同樣的道理,如今局面,想要覆滅大魏,斷東南與西北,也是必然的策略,只是按照張三爺的意思,眼下去斷,沒什麼意義……因為東南是賦稅重地,又添了現成的兵馬;西北是關隴根本,又有足夠倉儲……換言之,西北和東南,都有兵有糧有錢,那麼於大魏而言,東境、河北固然亂了,卻反而局面暫時穩妥下來。”那魏道士繼續指點天下,狀若無人。“要我來說,張三爺的本意是,這時候反而是出頭的椽子先爛……起兵聯結東境、河北,進發中原,絕對是對的,不然咱們還能去關西起兵嗎?隔絕東南與西北當然也是對的……但統統不是此時,此時貿貿然起兵,便是要當暴魏之暴了,應該避過風頭,等大魏兵鋒勢弱,再行起兵。”

  王叔勇心涼了半截,而另一邊主位上,張行點了下頭,卻又搖了下頭。

  那魏道士見狀停了一下,嚴肅來問:“張三爺覺得我說的不對?”

  “我覺得閣下說的極對。”張行放下酒杯認真來看對方。“非只如此,依著我看,閣下對謀略的判研,足可稱重劍無鋒、大巧不工了,僅憑這個,就足可稱道……而能在王五郎這裡與閣下相見,是張三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