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末星晚 作品

第二十三章 一篇考場文的準備

    這篇作文,竟然是以“慈悲”為主題的要求……

    在我寫過的所有作文裡,這樣的題材於我來說幾乎可以算得上是最高的難度。

    原因無他,只是因為有關此類的探討哪怕寫上數萬的篇幅也未必足夠。

    什麼……才是真正的慈悲?

    有人說,在路上往乞丐的瓦罐裡投幾枚硬幣,或者為災後重建的地區捐幾套衣服,那樣,就是真正的慈悲。

    然而,在維克多·雨果的觀點中被認為是“上帝最美的名字”的“慈悲”……難道就廉價到了這樣的地步?

    熱衷於捐款的成功人士到處都有,不過那些“捐贈”有許多都是用來洗錢、逃稅的骯髒舉措。

    就算他們真心實意地捐贈了一部分錢款,也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為了美化企業形象加上藉機炒作。

    更何況捐出去的那一部分於他們來說只是九牛一毛,就算少了這些他們也不會多麼心痛。

    貧窮的老人,贈給正在流浪的孩子自己僅剩下來的一塊麵包。

    奢侈的富豪,運轉金融帝國在貧困的山區建造了一所所學校。

    以上兩者,哪一方才是真正的慈悲呢?

    許多人會去讚美那名富豪,他明明是那麼高高在上,卻又捨得拿出自己的財產,為一些貧苦的“下層人民”提供保障其生活、教育的款項。

    而那位貧苦的老人的老人呢?

    人們會嘲笑他明明連自己都照顧不好,還要打腫臉充胖子地將自己本就不多的食物全然轉讓。

    至於為什麼這樣……

    是因為在這個時代,人們只看結果。

    他人付出了多少?

    那根本就不重要!

    關鍵……是受益的“我”會有多少。

    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

    人類,是學不會慈悲的……

    它會為了保全整體而不惜將屬於小部分的美德給捨棄掉。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關於選擇的故事……

    有一群孩子,奔跑在一條漫長的鐵道。

    其中,有一個聽話的孩子,因為在那條鐵道旁看到了一面標有“危險”的標誌牌,所以一個人走向了旁邊被廢棄的那條鐵道。

    而其他那些不聽話的孩子,他們雖然也看到了那面標誌牌,但仍然視而不見地繼續追逐、打鬧。

    就在這個時候,正在使用中的那條鐵道上,有一列火車極速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