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452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

 剛剛他已經聽到有負責報價的工程師說過,隨信一起寄來的樣品,在成本上要比法國零部件便宜一半左右,跟以前的老式國產件相比,也就貴了大概四分之一左右的水平,但性能反而還要超出原廠貨,性價比非常高。

 也就是說,自己之前第一反應覺得報價貴,只是因為車用件和飛機用件在設計、製造要求以及化學處理等方面存在不同所導致的行業差別,並不是那個鋼材本身有多貴。

 那如果能跟北滿特鋼那邊合作,把目前松花江汽車裡面的一些進口零部件給替換掉……

 崔文學的想法不由得活絡起來。

 松花江的目前的銷售主力是以鈴木第八代carry st90v為原型的第二代hfj6350的,這年頭在北方,尤其是山海關以外的大部分城市,從出租車到警車,街上幾乎隨處都能看見這種小玩意的身影。

 雖然並不是從鈴木手裡,而是經過韓國大宇這個二道販子完成的引進,但是裡面還是要用到大量的日本原產零部件。

 0.8l小排量發動機和4檔手動變速箱雖然已經引進由東安發動機廠生產,但很多關鍵零部件仍然不能國產,甚至就連四個車輪用的輪轂軸承,都還需要從日本nsk公司採購。

 之前他們也在一批車輛上嘗試過使用萬向之類的國產型號,但是用戶反饋非常糟糕。

 儘管nsk的產品相比於大眾之類歐洲車上面用的斯凱孚已經便宜了不少,但終究還是要用到外匯的進口件,價格摺合人民幣差不多100塊錢一個。

 這裡面的利潤,崔文學也打聽過,大概在70%上下。

 也就是說這東西算上運費和渠道費,成本不超過30塊錢。

 如果能國產的話,成本至少打掉一半。

 松花江一年賣5萬輛車,就可以省下1000萬的成本。

 這還沒算變速箱和發動機……

 要知道,東安這款0.8l的發動機可不止用在松花江自己的車上,而是有很多微型車乃至轎車都在使用。

 大部分松花江的用戶都是運營或者公務採購,並不會太在意車上各個零部件的供應商,只要能用的住,進口換國產也不會損失什麼口碑……

 把大概的利益得失盤算一遍之後,崔文學覺得,自己必須得做點什麼了。

 不僅僅是為了汽車工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