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行者 作品

第二十章,詩光路上

河畔老翁走了一段路,邁出了詞的第二步。眼前,一棵早春木蘭花樹出現,這是河畔老翁確定的早春觀察植物變化的一棵重點樹木品種。確定的一個觀察點。

河岸上這桗玉蘭花樹上,各枝條頂著個花包,掛著幾多花包,每天都在漸行漸大。今日觀察,又漸大些了。

河畔老翁的南鄉子詞,己填了首句,應該填第二句。

南鄉子,第二句,是句七言平平腳押韻句。末字平聲,與首句“顏”押韻。思謀著這是一棵綻放潔白玉蘭花的花樹。春天綻放,飄灑清香,滿樹潔白,一片仙貌,便考慮押“仙”字韻吧。

七言平平韻腳句,第五字必仄。後三字,變成仄平平。便選“綻花仙”,按動賓短語處理。誰綻花仙。那就是玉蘭。“溪河玉蘭綻花仙。”

接下來,河畔老翁又健步一段路。

他發現了河堤柳瀑,便駐足仔細觀察其詩詞象。想到南鄉子詞的第三句,要換韻。也是七言詞句,是押仄韻的仄仄腳句。

河畔老翁開始考慮填詞中仄仄腳七言詞句,第五字必平,便是平仄仄韻腳。這個短句應考慮“柳瀑在初春風吹拂拭下襬動搖出舞。“要化成七言詞句。詞句也應按前兩句特點,樸實說出第三句,考慮“平仄仄〝短浯,用“搖繡舞。〝也是動賓語。誰搖呢,又是誰發的動作,便直接點了出來。柳瀑在長堤搖繡舞。

河畔老翁原打算“繡”字處填得是“倩“,考慮“倩”字只是描述,而“繡〝呢,就有動作啦,柳瀑不光舞,而且賦共繡的功能動作,那是在不時地繡長堤,那還繡什麼,讀者的思考空間便留了出來。這是“詞眼。“

接下來,河畔老翁自己應該如何做呢?留給讀者自己去思考吧!

要考慮詩語,要考慮讀者思維空間,便填了“邁好填詞霞煦步”這一句詞。也就把在美麗生態空間,詩文創作在後兩句如何考慮如何做的內容中啦!

河畔老翁便創作了《南鄉子.邁好小溪河岸路畫》詞牌小令。

南鄉子.邁步小溪河岸路畫

文/河畔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