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未返 作品

第 34 章 五福晉34





至於三腳耬車是什麼,其實就是古代的播種機,一種多管播種機,由種子箱排種器,輸種管開溝器以及牽引裝置構成,是我國古代一種比較先進的畜力播種農具。




耬車的發明創造,可是我國古代農業科技的重要成就。




使用耬車播種,相比之前撒播的方式,那好處可是太多了,就比如能夠保證播種時種子間的行距、株距始終如一,還能實行分行栽培。




而分行栽培不僅便於排澇和保墒,也有利於中耕除草,因此耬車的使用也為蓄力中耕的發明提供了條件。




其實,就眼下這三腳耬車已經算是很先進了,即便是後世的現代,最款式的播種機的全部功能也不過是把開溝、下種、覆蓋、壓實四道工序連續完成,而如今的三腳耬車已經能完成前三道工序了,只需最後一步‘壓實’人工單獨完成。




所以說呀,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很不容小覷的啊。




“主子,保墒是什麼意思?”小喜子不解問。




那什麼排澇啊,除草什麼的,倒是還好理解,但這保墒卻實打實第一次聽說。




安清愣了下,才意識到自己脫口了句現代農業詞彙,於是解釋道:““墒”指的是土壤水分,農田的土壤溼度,而保墒指保持住土壤裡適合種子發芽和作物生長的溼度。”




這可是乾旱地區農民最關心的一件大事。




對安清來說,農事向來無小事,現下一切準備就緒,農時也到了,自是沒有再耽擱道理。




她一改這些日子的萎靡的樣子,整個人都精神抖擻了起來,中午用完膳後,甚至連歇晌都沒歇,便招呼著眾人忙了起來。




果然是幹活(運動)使人快樂啊。




胤祺現下在工部本就是個閒差,平日裡無事他一般會去他四哥所在的戶部轉轉,或者去兵部禮部都行,反正他皇阿瑪把他們兄弟放在這六部裡本就是為了歷練,多瞭解些也並無壞處。




但自打出了太子那件事後,這些日子以來大家都很警覺,不管是朝中官員之間,




還是他們兄弟之間,大家都很默契地儘量減少往來,免得被誤會有結黨營私的嫌疑。()




所以這日,胤祺上午去工部轉了圈後,發現實在沒什麼事後,便直接回了宮。




?想看迷途未返的《清穿之五福晉只想種田》嗎?請記住[]的域名[(()




誰知,他剛進書房坐了一會,馬祥便匆匆忙忙進來了。




胤祺看了他一眼,問道:“何事?”




馬祥先打了千,回道:“回爺,奴才方才瞧見福晉院裡的小喜子了,她說福晉在院裡正準備播種呢,奴才就想著來問問您,要不要去瞧瞧?”




這些日子來,滿宮的主子興致都不太高,他們家爺自也是如此,馬祥整日見胤祺愁眉苦展、無精打采的樣子,心裡也很是著急啊。




之前看他們爺對福晉種地的事好像很感興趣的樣子,這不,一聽小喜子說福晉又要折騰那塊地了,他立馬就想到了他們爺。




去那地裡折騰折騰,換個心情也好,總不能這樣一直悶著吧,倒是別真再悶出個好歹來啊。




胤祺果然如馬祥所料,先是愣了下,隨即便表現出一副很感興趣的樣子,“播種?”




“播什麼種?”




自打安清那地的西瓜都摘完後,他倒也沒太去關注那塊地的情況,自是不知那地接下來要種什麼。




還有,這都到秋季了,接下來就是冬季,那地種東西確定能活?




畢竟在胤祺的印象中,播種不應該都是春天的事嗎?




這話倒是把馬祥問住了,他撓了撓頭,道:“奴才方才也沒顧得上,要不奴才先過去瞧瞧,再回來給您稟報?”




胤祺擺了擺手,邊起身邊說道:“不用這麼麻煩,我自個去瞧瞧便是。”




說罷,他便直接起身朝著外面走去。




馬祥看自家爺那著急的樣子,便知自己這法子定是有用的。




胤祺過來時,安清正在讓紫蘇去把之前準備好的小麥種子都拿了過來。




而那三腳耬車也已經被抬到了地頭。




胤祺倒不是第一次見耬車這種農具,之前在工部的製造庫裡見過,也聽人提過一嘴,說這玩意是播種用的。




“你還真是播種啊?”他驚訝道。




安清見他這樣也沒多想,隨口回道:“對啊,這不寒露了嗎,我就想著把小麥種子給播了。”




胤祺先是捕捉到了‘小麥種子’這個信息,但隨即……寒露?




“這和寒露有什麼關係?”




安清正在低頭捯飭那耬車,“當然有關係了啊,過了寒露就可以播種了呀,沒聽過一句農諺嘛,寒露到霜降,種麥莫慌張。”




胤祺皺了下眉,農諺啊,他之前倒是聽安清說過。




農諺就是在農家間流傳的‘行話’,指導農人種地用的,但她那時說的可不是這句,她好像真的知道很多農諺。




安清終於把那耬車收拾好了,就等待會紫蘇拿種子過來,直接抬進地裡就好了。




她這一抬頭,恰好看到正在那困惑不已的胤祺,不由愣了下。




剛剛只顧著捯




()飭那耬車了,倒是忘了問他怎麼來了。




“爺,您不是應該在工部嗎,怎的這會回來了?”




胤祺這才回過神來,擺了擺手,“今日無事,我便早些回來了。”




安清“哦”了一聲,見他一臉糾結的樣子,忍不住問道:“怎麼了,是有什麼不對嗎?”




胤祺看著她遲疑了下,但還是把之前的疑問提了出來。




“我之前陪皇阿瑪出巡時,恰好見過人給小麥播種,但那會好像是春季。”




安清一聽是這事,擺了擺手,道:“你看的那是春小麥,我這是冬小麥,兩者不同。”




“有何不同?”胤祺又問。




安清眨了眨眼,見對方一臉認真的模樣,整個人還有點懵,瞬間有種夢迴上輩子在農學院的日子。




那時候,經常會有市裡的小學生組團來他們農學院進行研學實踐活動,那時候院裡就會安排他們去田裡給小朋友講解、識別農作物及其他植物。




那些小朋友很是可愛,像十萬個為什麼一樣,就比如這冬小麥和春小麥的區別,就曾有小朋友問過她。




自從來到這裡,一般都是她說種什麼就種什麼,想怎麼種就怎麼種。




她家裡人最多問問她是如何知道這些的,她每每都是直接一句‘書上看到的’,或者誰誰誰那聽說的,這事便不了了之了。




別說,倒是好久沒體驗過這種感覺了。




嗯……至於是什麼感覺呢,大概就是那種純粹傳道授業解惑的樂趣吧。




於是,安清也來了興致,拉著胤祺很是耐心地從種植和成熟時間、生長週期以及抗逆性等方面把冬小麥和春小麥的區別都介紹了下。




胤祺聽完還是有些似懂非懂,但他至少知道了這是兩種不同的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