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大蕭條

 適合別國的不一定適合華國,每個國家的文化、經濟、思想都不一樣,一種制度不可能完全適用於所有國家。

 不用主觀意識,不用道德批判,而是以當時華國的國際環境、工業化的進展、土地環境改變等等更深入去理解當時的所有安排和經濟政策以及內外環境變化。

 越是深入瞭解越發瞭解當年先輩們實現華國業化和現代化的困難越發覺得自己無知,那是今天的人們所無法想像的。

 要在華國這種小農經濟的土壤上建立起完整的工業化基礎,就如我們現在從地球飛到月球上建立月球基地一般困難,說地獄級難度都是說輕了。

 但華國卻靠著一代人吃了三代人的苦硬是完成了這個地獄級的副本,為華國的工業化打下了夯實的基礎,這其中有一個團體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媳婦兒,你可知道為什麼溫先生一再呼籲要重視三農問題?”

 “為什麼?”

 夏知薇不懂三農問題,但她知道這時候應該怎樣回應自己的男人,智慧的女人總是讓人感覺處得舒服的。

 其實陳生也知道她不懂,不過他還是樂意說給她聽,夫妻間不需要刻意去弄懂對方在聊什麼,重在有話說能交流。

 夏知薇有時候說的許多中醫理論知識他同樣也不懂,但並不妨礙他認真去傾聽,當然有時候被扎針總是在所難免。

 “因為我們華國從成立至今已經歷經了七次大危機,在溫先生的研究結果裡,七次大危機華國的農村和農民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所以他常常呼籲國家重視三農問題,是覺得未來華國再度發生重大的危機時還能利用農村來化解這些危機。”

 許多人對溫先生的建議不屑一顧認為他開出的是徹頭徹尾的毒藥方,因為按照他的提議要發展農村國家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

 而這部分資金幾乎是完全沒有回報的,農村就算百業興旺農村對國家經濟的貢獻也是微乎其微。

 可是當2025年的時候的所有人都乖乖閉上了自己的嘴巴,那一年世界經濟凜冬到來,全球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大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