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大蕭條

 有人說他理論很好但他所推崇的農村模式卻從沒成功過。

 有人說他講的是真話開的卻是毒藥方。

 有人自認為捉住他話語的漏洞,死捉著他的一些話給他打上各種各樣的標籤。

 陳生接觸溫先生的觀點是在2014年左右,那時網絡自媒體興起,微薄開啟個人藍領認證沒多久,快手、B站等是當時最大的視頻(短視頻)平臺。

 那時的智能手機開始普及連接網絡,而網絡上充訴著各種各樣的聲音,也正是那時候陳生才認識了溫先生,接觸到溫先生。

 做為一個標準的‘憤青’,陳生雖只是一小屁民,但和華國大多數青年一樣都有著那種憤世妒俗的情緒,也有著先天下之憂而憂胸懷天下的情懷。

 天下興亡匹有責,身弱不忘國憂似乎是華國人血脈裡的一種傳承。

 那時候的陳生小屁民一個,開店之餘最大的愛好卻是經常在網上和人談國家大事,談國際形勢,忙乎得不亦樂乎。

 那時候的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噴噴噴噴……

 也許這是他那代人的特點,華國積弱圖強,諸多不盡如意,發展過程中諸多不合理讓人無法理解,當年的他其實也屬於半‘恨國’中的一員。

 但正如老人家在《實踐論》中所說的,人的認知是需要經歷從現象到規律,從感情到理性的轉變的。

 接觸到溫先生的華國發展歷史的演說後他心裡那種激昂的情緒才慢慢平靜下來,在讀了他的《八次危機》後才漸漸理解了當年華國先輩們的不易。

 溫先生的觀點不極端,實事求是,沒有意識和道德方面的評判,對西方對中國都是這個態度。

 看他的書聽他的講座會有種上帝視角解析當年那些看似荒唐卻是非不得已而做出的決定!

 沒有意識和道德的批判,從經濟和國際地緣等最底層的方面去思考和觀察,讓人有茅塞頓開之感!

 也是從那時起,陳生從一個米分、唱衰者、恨國者開始冷靜下來從第三角度去理解華國和國際社會曾經的一些問題。